10赶集(1 / 2)
有了计划,沈慕林渐渐忙碌起来。
待下午小爹回来后,他又将这些讲了一遍,只是没有和顾湘竹讲的那么详细。
细细问了一通关于生姜,蒜头等调味品的事儿,得了有人家专门耕种的答案才略放下心,又捎带商量了下做腊肠的事儿。
待季雨送来豆子后,沈慕林又赶忙拿了四五个鸡蛋,提了块豆腐去姑姑家。
到许家时,只有许念念和姑姑在家,沈慕林将东西放下,说明来意。
顾小篱思索片刻道:“我先前见三木往家里拿过,量不多,家中也用不着,也就存着,等去县里,顺带送到药铺,反正是不花钱的东西,怎么着都有些赚头。”
她轻手轻脚推开门缝看了看熟睡的许念安,没瞧见异样才松口气,带着沈慕林去了仓库。
说是仓库,也不大,一个小小屋子,放的都是许三木山林间拿回来的药材之类。
若是有些野兔野鸡,没来得及卖就先放这儿养一两天,攒多了一块跑一趟,也省些脚程。
她翻出一个小竹筐,揭开盖着的布,抄起一把给沈慕林瞧。
“攒了小半年才有的这些,原想着今儿个去卖了的,可摊上安安的事儿,你姑父他现在领着念归去那些人家里要赔偿,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多胡搅蛮缠,那天你姑父动了刀子才把人唬住,若再过几天,跑了也是有的。”
“遇上不讲理的人,自然不必同他们讲理,”沈慕林又道,“姑姑莫要担忧,弟弟身健体壮,定是能好全的。”
顾小篱叹气道:“可怜季雨那孩子,叫人说成那样子,我瞧着胆子比蚂蚁还小,若是我家二牛能好全,那也成,若是……若是烙下病根,岂不是耽误人了?”
“您若是担心,我替您打听打听,我瞧着两个都是愿意的。”
顾小篱才松快些:“那便好,那便好。”
沈慕林从篮子里捡出一小把,低头一闻,果然辛香刺鼻。
“姑姑,此物可否给我留着,以后也按药铺收的价格走,便是多一些也可以的。”
“不要钱你拿走便是,”顾小篱纠结片刻才说道,可你要这些做什么?此物入药尚可用,也是祛湿的??你莫不是还病着?可千万别自己用药,要看看的。”
她担心林哥儿把家中银钱都拿来给安安用了,也不知哪里听信了偏方,说这东西熬水可祛湿,那般味道,怎能喝下?
等拿回赔偿金,还是快些还回去,别耽误人家小两口过日子。
顾小篱鼻间酸涩,世上有那些天杀的,难道要将不惹事的全都逼死不成?
“不是,不是,”沈慕林连忙解释,“我家原先就是做生意的,有祖传的手艺,我瞧着这边没人做,便想着占了先头,姑姑,这花椒便是其中最要用的??您家要是有生姜,蒜头,大葱的,我也要的,您也别说让我白拿,否则我便不要了。”
“你这孩子……”顾小篱拧了他一把,“若是这样,待开春让你姑父上山时多摘一点,如今天寒,那花椒树都谢了,哪里还有果,这些都是好些日子前攒的。”
沈慕林道:“此物除却药店其他地方可有卖的?种子也行。”
顾小篱摸摸下巴道:“咱这周边村里倒是有个收卖农家作物的货郎,每月头三天到咱们村,他那里说不定有,种的……原先应该是有的,但这东西收成少,也不能吃,单凭着卖给药铺的钱养活不了一家子,渐渐也没人种了,种子也少了。”
“行,”沈慕林得了消息,越发觉得有奔头,“生姜呢?姑姑,种的人可多。”
“家家户户都种了些,不过都是在院子里抛出一小块地种的,这也得多亏了我大哥,他走南闯北见识多,有次回来就让家里种了一点,这些年冬天越发难熬,这东西去腥好,熬汤也能驱寒,便是生孩子的,加一点点糖熬出来也是好的。”
顾小篱又道:“还是那话,你要的这些葱啊,蒜啊,辣椒啊,附近村子里肯定有人种的,总有地多的人家卖个新鲜儿,给饭店供应也是有的,但多数啊,都靠地吃饭的,大头就别想了??林哥儿,你不会寻思自己种吧?”
沈慕林还真有这想法,他问了家里的地,原先有十二亩旱田五亩肥田,加上顾湘竹考上秀才后奖的三亩旱田二亩肥田。
本朝律法规定田地非个人所有,待去世后便要收回,便是考上功名,所得田产也不可传代,只是免了税收,但这也顶了很大的事儿。
除此之外也可租赁,分长租短租,短租多是些农家人,家里人口多,却又不到领地干活卖力气的年纪,可个个张嘴要吃饭,便租别人家的地。
长租便分年了,时候越长,租赁费用越优惠,多是些大地主,乡绅之类的,租了人家地,再花钱雇人干活,届时给些粮食,一些银钱便好。
一般而言,这些被租了田地的,多半都会在主家做活营生,这地名义上算官家,实际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也就种下去了,毕竟人家一年纳不少税呢。
而顾家的田地就是按短租来的,一年一签,主要也怕时候长了有人觉得不是自家地不好好料理,伤了田地。
定了每年六月收成后再谈签约。
沈慕林便生出一些心思,他家人口少,三人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多少石粮食,种那些也用不了多少田地。
他寻摸着租一半留一半出来,留下那一半种花椒之类的作物,正好供给给自家用。
至于前半年,家里小院能先种些,或是买些用着。
他没想一口吃成胖子,这东西要仔细料理,头一年尤其重要,盼着这地方的花椒一年可种两季。
不然一年到头都要出去买原料,开销定是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