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宣传(2 / 2)

加入书签

拿了一号牌的有两个,一麻酱一辣汤,两人对视片刻,要辣汤的摆手道:“你先来,我听听看一样不?”

另一人也不扭捏,添了些白话,大方道:“那我可就念了??话说这是饥荒年间,战争不断,好些人被逼上深山,食不裹腹,只靠着在山林间采摘过活,可不见荤腥总是活不下去,难民自发组成了捕猎队,每日巡逻,一来防猛兽,二来捉野味,可到底人多不够分,一日夜间发现有野猪闯入村中横冲直撞……”

拿了二号牌的不等催促就站起来,接着念起来,于是一个跟着一个往下讲,若是碰见不识字的,就给身旁的人,由他们去念。

好在今日人多,木牌发得一干二净,剩下没排上的听起故事也歇了改日再来的心思,纷纷扬起耳朵去听。

正巧沈慕林那边有做好的,拿了木牌换麻辣烫,剩下的人赶紧接上岔,有人吃着有人念着。

不乏有在酒楼听过书的,却也没这样的热闹劲儿,就是吃完,也只是让了座位,非要站在一旁听完才是。

“快些说啊,擒获野猪后呢,该谁讲了?”

“好不容易见了荤腥,不得补补啊,可难民那么多,咋够吃啊?”

沈慕林忙完一轮,透着窗口和顾湘竹说话,顾湘竹往后挪了挪,两人更近了些。

明是一人写,一人看,雕刻时又经过商讨润色,如今却也听得津津有味。

木牌不大,字迹又不便雕刻太小,很快故事已行至后段,野猪肉紧着孕妇孩童吃,下水分给妇女老人,余下骨头,余下的人分了嗦嗦味。

正要分,却有人提议,不如炖了煮成汤,每人喝上一碗暖和暖和,这主意不错,天往冷处走,夜晚巡逻风吹骨头疼。

于是便打了水煮上,几人守着篝火,忽然升起些想法,怎不能煮些其他东西,正巧附近有些山货,挨个扔了进去。

舀出一喝,虽还有些腥气,却是极其熨帖,平时只用火烤的马铃薯,这会儿吃起来也觉得独特。

香味飘了好远,竟是引了三五家人来瞧,大家全都将分得的东西拿了出来,待煮好每人分了一小碗,吃的是口齿冒油,心满意舒。

自后又发现了辣椒野葱,不拘食材都能放锅里煮,竟是越来越好吃,逃命至此的难民吃一锅饭,劲儿往一处使,生活也往好处走。

某日,炼出了油,煮肉不再发腥,山下终于传来战止的消息,官府也广设救济所,纷纷收留难民。

不曾想这群人个个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叫人称奇,一问得知那等新鲜吃食,一传十,十传百,第一家店便开了起来。

因着有鲜麻有香辣,热水滚滚,便叫“麻辣烫”。

“当真有那般神奇?”

“想必这便是由来了。”

“听说暖锅就是这般,不拘食材,没想到在这里也能吃到。”

沈慕林浅笑嫣然,任凭食客交谈,他扭头去了锅灶旁,接着煮下一轮的食材。

众人没得到回应,却也不太在意,纷纷寻找新拿了辣汤牌子的人,为首的好不容易占到位置,没坐稳又站了起来。

“我这可不是什么话本故事的,是说有家豆腐工坊,手艺了得,便是做出豆皮腐竹的人家。”

另有人附和:“我这儿是何家炊饼,他家炊饼是好吃,尤其是芝麻饼,又脆了又香,这上面还画了画,真真儿像极了那何家夫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