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面和睦(1 / 2)

加入书签

正安堂内。

众人皆已分席坐好,与元嘉在家时习惯的共桌而食不同,今次因多了燕景祁和许多外家人,季母特意撤去了大桌,改为了一食一案。元嘉与燕景祁坐于上首,余下诸人则左右作陪。

虽说是家宴,男女亦不分席,可大多时候还是以燕景祁问话、季连作答为主,其他人不过偶有接腔,场面更谈不上热闹。好在季元淳与季元懿年纪尚幼,不必陪着他们在这里枯坐听声,也算是件好事。

元嘉放下酒盏,又挟了块鱼肉放进口中咀嚼,百无聊赖地想着。

“……说起来,元泓是光熹二十三年行的科举,之后留在上京做了学官?”

不知何时,场上的话题已转到季元泓身上。

“是,”季元泓放下筷箸,沉声道,“臣有幸,当年遇国子四门博士一职空缺,便补了上去。”

“如今也还在太学教管学生吗?”

“年前入了吏部,如今在吕尚书身边做小吏,跟着尚书大人一起修撰《律疏》。”

燕景祁闻言一笑,“吕长青最是严谨,能叫你跟在他身边做事,想来是颇看重你。”

“尚书大人学识渊博,臣跟在尚书大人身边,也受益良多。”

季元泓答道。

“今次《律疏》交由吏部和刑部共同修撰,吕长青素来和冯家正合不来,你跟在长青身边,怕是会受累不少。”

燕景祁笑意大了些。

“冯尚书只是性子躁了些,而吕尚书又惯是嘴上不饶人的,”季元泓似乎想起些什么,面上微微露出一抹笑痕,“但他们二人既是同乡又同期为官,臣想,外面的传言过虚。”

“哈哈哈!”燕景祁大笑出声,“怪不得吕长青要带着你了,好好干……你这哥哥,来日也是个不缺前途的。”

后半句话却是对元嘉说的。

季元泓仍是沉稳,并没有因燕景祁的一句话而喜形于色,敛目拱手道:“谢殿下夸赞,臣定不负所望。”

季连旁侧静观,对长子满意的同时,暗地里也终于松了口气,开始有闲心捋起自己的胡子来。

“元泓年轻有为,真是叫人称羡哪。”

季迥,便是元嘉的三叔父,此刻瞧着眼前堪称刺眼的一幕,忍不住挖苦道:“只是元泓为长子,如今却入了吏部,做了文官,大哥这大将军的名号怕是要无人承继了。”

“泓儿自小喜好书卷事,如今走科举做了文官,也是意想之中。”

季连停了捋胡子的手,语气淡淡,“至于什么将军不将军的,便不牢三弟费心了,国朝但有所需,我季家上下,皆可提刀跨马,上阵杀敌!”

元嘉停了挟菜的动作,余光从燕景祁身上一扫而过,忽而道:“三叔父何必担忧,虽然咱们家大哥做了文官,可、还有一个元淳呢。”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于元嘉脸上,前者则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讶异,故意道:“淳弟年纪虽小,可喜爱兵器的紧……爹爹忘了么,当年抓周的时候,淳弟便抱着玉做的小刀不撒手,如今更是日日缠着练武师傅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