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望瑶筝(1 / 2)
听见这个称呼,倪娉柔本还带笑的表情一下子僵住了。
元嘉倒没有注意,只继续未说尽的话,“方才在阿沅面前说的话,我??”
“妾身明白,太子妃是为了不让柳娘子难过,这才、这才,妾身懂的,”
倪娉柔急匆匆地打断,一句话说得格外快,像是替元嘉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元嘉听她语气不对,一转头看见倪娉柔的脸色,这才反应过来──她的话许是叫人误会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听我说完。”
元嘉双眼直视着倪娉柔,“我与阿沅,是因为父辈间的交情才有了往来。这小十年,虽算不得朝夕相对,却也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哪怕我现在嫁人了,我与她,也绝不会因为身份上的改变而心生疏远。可是良娣,我与你,却是因为同一个男人,才会牵扯在一起。”
转身看向不远处的热闹场面,元嘉缓缓道:“这个男人,是这片王朝未来的天。我跟你,都必须、也不得不依附着他生存。所以,或许将来有一日,我与你之间会因宠爱、地位、甚至权势,而对彼此心生龃龉。那时,良娣也好,我也罢,未必不会后悔今日所言所语,甚至憎恨彼此。”
“阿沅是个再大咧咧不过的性子,对人对事,总是记好不记坏……可即便如此,却从来没有交错过一个朋友。说来惭愧,我与良娣同处一个屋檐下,却未必有阿沅对你的了解深。阿沅既能将你引为好友,那良娣一定是个极好极好的人。不管何时,良娣唤我元娘,我必回以阿柔,可我不想良娣后悔,所以不管有没有这个称呼,我都视良娣为可信赖的朋友,而非共侍一夫的姊妹。”
元嘉把心中的话一吐而尽,眼见人群往一处聚集,想是主家将至。正欲转身唤倪娉柔一起与刘婵会合,不曾想却被人一把攥住手腕。
元嘉惊诧回头,只见倪娉柔微微露出一抹笑意,与在府上时的模样一致无二,“妾身比您还长上几岁呢,您对妾身说了这么多的话,怎么着也得让妾身说上一两句呀。”
元嘉一时不解其意,只看着前者抿嘴不言。
“妾身出身余姚倪氏,家族世代居于江南,虽称不上一流的世家,在当地却也算是小有名气。族中男丁不以出仕做官为要务,反以编纂文典为己任。”
“七年前,陛下意欲校修国史,因我家素擅此道,便下旨征召我父入京,主理校修一事,我与母亲随同入京。母亲入京后,忙于料理家事,我便不时替父亲送些换洗衣物和吃食,父亲忙碌时,也在一旁打打下手。”
倪聘柔谈起自己的过往,面上隐约可见回忆之色。
“后来,校修事毕,今上本欲招我父入朝为官,但因他志不在此,遂婉言谢绝。于是,陛下便聘了我为太子良娣。”
听到这里,元嘉的表情有细微的波动。唇瓣翕动,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到底没有开口。
“您今日对我掏心一般的话,我便也直言不讳了。若没有这道旨意,单我自己,是从没想过要留在上京的。这个念头,便是现在也不曾改过。所以,我与您,不会有地位之争。”
元嘉皱着眉,“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您的本意,但我也想让您知道我自个儿的想法,”倪娉柔摇头,“这只是其一。其二,我此生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
倪娉柔看着元嘉惊讶的眼神,“红玉既被殿下留在您身边伺候,想来她也提过我的过往。我的确失过孩子,且那一次伤了内里,此生再无怀子的可能。”
“……怎会如此。”
这却是元嘉不曾想到的,下意识便想否认,可看着倪娉柔平静的面容,又咽下了许多未尽之言,只安慰道:“余生漫漫几十载,你还年轻,未必就──”
“我无端咒自己做甚?”倪娉柔笑得释然,“于子嗣之上,我虽遗憾,却也不会强求。所以,我与您,不会有权势之争。”
“至于宠爱,”倪娉柔顿了顿,“我如今,确是想让太子多记挂我几分。后宫母凭子贵,我既注定无子,便只有多挣些爱怜,将来殿下继位,我也好凭这三分爱怜,谋一个一宫主位,以保全余生荣华,不至终老皇寺。那之后,殿下再偏宠谁,也与我无关了。”
“你竟已想到了如此之远……”
元嘉不免喟叹。
“若当初我未随父亲来这上京城,原可以一辈子不必想这么多的,”倪娉柔苦笑摇头,“我不会后悔今日之言……元娘。”
“……阿柔。”
元嘉亦回道。
两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只觉得月余的共处竟都比不上此刻短短的片刻钟工夫。若非柳安沅,她们只怕也不会有今日这一番实言,心中皆不由谢上前者三分。
“女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