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军训(2 / 2)

加入书签

自由、坦率、洒脱、昂扬。

“对,”郁凡启唇介绍,“他是文学家,更是个旅者。”

朱时宜稍稍提起兴趣。

“这次展览画作的作者,是吴一峰先生。他半生追随徐霞客之志,游历山河,以画作,写实古文里的山川,”郁凡目光重新投回画作,“知行合一时,他,便能看到事物细微。”

朱时宜重新看向展墙上,那幅画作,它极长,目测有十余米,没什么色彩,只有寥寥几下笔触,唯有黯淡墨色。

可仔细看去,笔触却构成山川、木林、飞鸟、水流,不同于传统山水画,还有卡车、隧道、公路、城镇。

“艺术可以抽象,但一定蕴藏现实,且与时俱进,”郁凡指向另一面展墙,“20世纪早期,中西思想交融碰撞,国画也经历中西结合,以及现实主义转变。”

朱时宜随之看去,这幅中国画,竟如此现代化,画面里高耸的黑色建筑,她猜测,应该是烟囱。

她看向注解,这幅画,是座盐场。

郁凡忽地往回走,朱时宜跟在后面,二人一同站定在一幅熟悉的画作前。

“其实艺术是相通的,”郁凡目光落至身侧,“音乐、美术、书法、诗歌,都基于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强调韵律调性,激发多种感官,为人们带来审美趣味。”

“我也没有美术天赋,”郁凡转头,仰首望向画作,“但可以去感受。”

“比如,这瀑布,”她伸手指了指,“试试看,去聆听。”

朱时宜微怔,把目光重新放回画作。

灰白淡墨处。

山林高耸入云,光影与云雾交织,溪涧瀑布飞流而下,山石平整细微之地,白云深处有人家。

画作之中,既含勾勒,又有晕染。

仿若飞瀑叮咛,流水沙沙。

朱时宜默了默,戴上耳机,放了首轻快的古筝曲。

她不自觉凑近看。

亭台楼阁下,一黄一蓝两个身影,看不清脸,但见那略微佝偻的身躯,她想,应该是两个老人。

说不定还是个道长。

她兀自猜测,莫名笑了笑。

这幅画作,称作“东天目飞瀑图”,疑是银河落九天。

想到这个展的名称??“芒鞋万点”。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她也沉浸入了这个艺术世界。

一逛就是一下午。

郁凡说得没错。

原来她,朱时宜,真的喜欢美术展。

她喜欢艺术。

她享受这种感觉。

--

周一。

又是要上班的一天。

朱时宜难得有天起床不困。

因为这天,她和潘岳约好,要一起健身。

她昨晚回了趟学校收东西,就到郁凡这边,洗漱完,特意早早就睡了。

一天也是瞎混到下班点。

朱时宜卡着下班时间点,给潘岳发信息。

朱时宜:【我们在哪见呢?】

潘岳:【负一楼,停车场。】

朱时宜下到负一层,躲着认识的同事,悄悄摸摸走到个角落,才敢伸头张望。

却没找着潘岳的车。

她两眼眯瞪,兜转环视一分多钟,还是没找着。

朱时宜靠着墙柱,给潘岳发信息:【我咋没看到你嘞?】

耳后忽然震着闷响。

朱时宜吓得抖三抖,猛地回头,差点叫出声。

潘岳单手手背撑着墙,指节弯曲敲着。

“吓我一跳。”朱时宜拍拍胸脯,她还以为是同事。

潘岳轻笑,摇摇头,指了指后边:“看你在这转两圈了。”

朱时宜忍着羞赧:“那你不喊我。”

潘岳转身走向车。

朱时宜提起包,挡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