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8初闻(1 / 2)

加入书签

其实白日里董末说的裴怀枝是有所耳闻的,而她当时猝不及防地震惊,一方面来自于董末对徐林潇的恶意,另一方面则是有种强行掰开二公子过往的感觉,让她深感不妥。

她记得那是永熙四年春,就是那个春天,改变了她的很多想法。

彼时十三岁的裴怀枝随着外祖母给她的找的夫子一起沿江而行,夫子是个好老师,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就是喜欢游山玩水,用夫子话说:他忙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好好停下来看看这尘世,剩下的日子不该有遗憾呐!

听了这话的裴怀枝双手赞成,当场就敲定了出门路线,他们从秦淮河行至江岸,最后在扬州与兖州交界的一个小渔村落脚。

到达小渔村,四面八方的人潮就挤进眼帘,期间还有不少议论交谈声:“听说了吗?兖州刺史私通南疆匪徒,谋划着一起帮北狄人打咱们大齐。”

青年手里织着渔网,嘴里疑惑道:“啊?不会吧,何刺史是好人啊!你忘了咱们渔村以前都穷了,都是何刺史对咱的帮扶才有了今天。”

旁边有一个好事的加入:“何刺史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来查何刺史的人一定是个坏的,我听说啊,他都没将何大人扣押,直接杀了何家满门,最后还一把火给烧干净了,这残忍的。”

接着不少唏嘘声响起:“全家灭门啊?就算私通,也不该罚这么重的罪啊?”

远处突然出现了一个妇女,大声喊道:“老牛你还不给我回来做饭?朝廷的事是你们几个捞鱼的该操心的吗?咸吃萝卜淡操心,吃饱了撑着管官家的事。”

这一打岔,坐观兖州大事的人群散了不少,话题也渐渐从朝廷官员移到老牛真没出息。

裴怀枝刚好听到了所有,她好奇道:“夫子,私通敌寇判何罪?”

那时的裴怀枝只知道夫子与外祖母是旧相识,平日里她的任何问题都能答上来,习惯性地一有问题就找夫子。

夫子已年过古稀,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沧桑的印记,他看了一眼裴怀枝,悠悠道:“私通谋反株连九族,不过先帝曾加了一条,若有证据证明与亲族无关,可免九族同亲一死。”

裴怀枝像个小大人似的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夫子被她的反应逗乐了,忍不住问道:“那小阿枝觉得那个降罪的人坏吗?”

小怀枝反问道:“他难道不是听命办事吗?”

夫子一愣,刀刻般的脸上露出了一点吝啬的笑容:“小阿枝比世间很多人都通透啊!是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不过是听命行事,而那些人也不过是皇权下的绊脚石。”

小怀枝不是很懂这句话的深意,扑棱着一双杏眼愣愣地望着夫子。

一脚已经得道修仙的夫子,突然在临门前生出些许遗憾,此一生他的经天纬地无人继承实乃憾事,他因一女子回江南,如今萌生想法眼前也唯有一小女孩,时也,命也,他拍了拍裴怀枝的肩头,“孩子,想跟我学些除了诗词歌赋以外的东西吗?比如大齐法令,大齐官员构成,还有你阿爹和大哥他们那些为大齐战斗的人的事迹,可能会很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想听吗?”

十三岁的小怀枝重重一点头,童声童气道:“想听,阿爹和大哥都不咋聪明,我学会了以后可以给他们提个醒。”

夫子笑道:“那你可要好好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