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忤逆(2 / 2)
无数线索涌入迟渊脑海,他眼中的冷意淡了些许,忽然又对那孤零零的背影生了执念,不管是否巧合,他定要找机会亲自确认一番。
正当迟渊心潮澎湃时,莫白又扯了扯他的衣袖,示意他快些撤离,乾贞帝已经派出禁军联合刑部、大理寺一同彻查刺杀事件,不消片刻,禁军就会过来。
看着禁军分头行动,有人朝他们这边来了,迟渊这才随莫白离去。
北辰残军已夺回了金甲关,迟渊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重创姜国皇室,好动摇姜国根基,叶憬便可伺机起兵,一步一步夺回属于北辰的疆土。
只可惜姜贼父子警惕,迟渊失手了,好在,不算完全没有收获。
除了那个极有可能就是芙蕖的少女之外,迟渊还在禁地里发现了乾贞帝的秘密。
就在他们准备在里头动手围杀姜元义与宁王时,意外看见一座墓碑,赫然是北辰皇后冯氏之墓。
自北辰亡国,皇后冯氏与小公主沦为俘虏,从此消失不见,岂料数年之后,北辰的皇后成了姜国新帝的莲妃,北辰的公主也成了姜国的公主,终日呆傻,浑浑噩噩。
这不仅是皇室秘闻,更是乾贞帝的把柄。
臣夺君后,谋朝篡位,哪一样拎出来都罪该万死,来日叶憬复国,也是真正的师出有名了。
可迟渊半点都高兴不起来,抽丝剥茧捋出真相的那一刻,他只恨没能亲手杀了乾贞帝,若不是乾贞帝,冯皇后又怎会忍辱负重,抑郁而终?芙蕖又怎会认贼作父,饱受折磨?
像是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迟渊离去之时,眼神幽深如墨,浸着森森寒意。
与此同时,乾贞帝也想到了禁地里的东西,不由生出惴惴之感,生怕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被亲儿子发现。
再看向躺在榻上,脸色苍白的姜元义,乾贞帝陷入沉思。
他知道自己得位不正,所以当年知情者,除了一个魏冀,其余人几乎都被他灭口了,为的就是名正言顺将冯氏纳入后宫,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让乾贞帝的发妻傅氏知道了真相。
彼时乾贞帝初登基,他顾念傅氏一族从龙有功,册封傅氏为后,又忧心傅皇后的父亲阻挠自己纳冯氏入宫,便在不久后,让其“病逝”,正因如此,反叫傅氏察觉端倪,夫妻自此生了隔阂。
那时傅氏已然为后,面对滔天皇权,她无法为父亲报仇,也不敢将乾贞帝的无耻行径公之于众,遂选择封闭自己,从此幽居清静殿,整日吃斋念佛,作出不问世事的样子,这些年来,与乾贞帝倒也相安无事。
想到姜元义很可能也发现了自己的秘密,乾贞帝头痛不已,与对待傅氏不同,姜元义是他选定的太子,既不能囚禁,也不能轻易废储。
思来想去,乾贞帝屏退所有人,殿内只剩他父子二人。
一直等到深夜,姜元义悠悠转醒。
乾贞帝懒得周旋,直入主题,“今日在北郊禁地,你可有瞧见什么?”
姜元义神情茫然,好一会儿,他才意识到面前之人是自己的父皇,强撑着要坐起身来回话,乾贞帝看他模样可怜,示意他躺好来,不必起身。
姜元义了解自己父皇的秉性,他说的是一回事,旁人如何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依旧起身下地,行了大礼,“儿臣给父皇请安,深夜时分,还让父皇忧心,是儿臣之罪。”
“好了好了,你我父子之间,就不必在意这些虚礼了。”乾贞帝稍显满意,亲自扶他起身,又问,“朕听闻你今日为救宁王,以身涉险闯入禁地,在里面没遇着什么东西?”
姜元义做出沉思状,片刻后点头答道,“倒是遇到一只猛虎,好在儿臣及时将其射杀,并未让宁王受伤,只是虚惊一场,宁王吓晕过去了。”
“这次有惊无险,是老天庇佑,下回切莫鲁莽行事了。”乾贞帝拍了拍他的肩头,稍稍用力捏了捏,箭伤就在肩头处,被他一捏,立时带起一阵疼痛。
姜元义面不改色,只恭恭敬敬地低着头。
乾贞帝打量他半晌,笑了笑,手上松了力道,“就没再瞧见别的?”
姜元义微微诧异,略显无辜道,“儿臣……儿臣当时只顾与那猛虎周旋,将其射杀后不敢逗留,倒是没再遇上别的猛兽。”
听他如此说,乾贞帝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念在你顾惜兄弟,救人心切,朕这次就不罚你了,倘若下回再冲动行事,朕决不轻饶,要记住,你是太子,是储君,遇到危险,也该让宁王救你才是。”
“是,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原以为春狩之事就此揭过,岂料乾贞帝走到殿门口了,突然又想到什么,折返回来,姜元义刚要起身,只好又跪了回去。
乾贞帝走到他面前,沉吟道,……“朕今日见你护着芙蕖那丫头,说来,朕也许久未曾见过她,一转眼,她也长成大姑娘了,今年,及笄了吧?”
姜元义低着头,脸色微微发白,“应当……是吧……”
芙蕖来的时候,约莫是七八岁,具体年龄,他哪里清楚。
乾贞帝却顿了顿,恍然道,“这么多年,也是朕疏忽了,宫里如她这般年纪的公主,要么嫁人了,要么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