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文武朝争(2 / 2)
她压下心中的疑问,对宫女道:“跟戴权说,花园子爵不方便见,另外用一些参,让御厨做个汤来。”
“是。”
“对了,前面的朝会还没结束么?”
“还没,这都一整天了。”
皇后摆摆手,宫女缓步退了出去。
今天的朝会,是这个年里最热闹的一次,简直开成了一锅粥。
开始的时候雍和帝还带着强烈的愤意,恨不得大杀四方,到后来却完全变成了看戏的状态。
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峦走到了大殿中央,左右看了看,朝着满朝文武高声道。
“绍武十年,朝廷刚经历漠北、西南两次大战,国家积弱,赏赐不足,后来大量勋臣家中难以维持,太上悯恤功臣,允许从国库借银以度难关,从那时起,勋贵也感太上之恩,掀起节俭持家,奉养国祚之风,此为三千年未有之圣朝气象。”
随后他转身面向了雍和帝,继续说道。
“绍武二十三年,太上皇又重申了节俭圣言,这其中就有红白之事从简,从素之意,而昨日十里祭棚,就是有违国策,有违其先祖之制,乃不仁、不法、不孝!”
最后三个“不”直接吼了出来!
好家伙,雍和帝不困了,他都觉得这个帽子扣得太大了,这三条如果真的扣死,哪一条都要命。
但这还不算完,监察御史孙兴走出队列,直接开言。
“陛下,列位臣工,这十里祭棚只是管中窥豹,一个三品将军而已,竟然惹得京城白事物价涨了十倍,可见其生活之奢靡无度,而今年就在河南,饿殍遍地,受灾者百万,易子而食,而不见其捐出半分银子,可见不仁之极也!”
光禄寺卿杨文川走出队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既然不仁、不法、不孝,有何脸面与国同休,有何脸面为国所养?”
刘峦接着继续扬声道:“陛下,臣请除爵!除爵十二家,以警诸勋,以敬先贤!”
“臣附议!”
“臣附议!”
除爵!这些文官儿疯了,也杀疯了!
自古文武对立,在大周的今日朝堂,再一次上演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不可能放过,本来就是个祭棚的事儿,现在又连带着伤民伤财无数。
千载难逢!
“刘文山!安敢出此无父无君之言?”
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再也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