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2共侍一夫(2 / 2)

加入书签

“可惜,这世道君子最怕遇小人。”赵瑛儿颇为遗憾,若崔寂如隋行知般,早被她轻易拿捏了,“崔郎君以往住的宅子有这王府大吗?”

她这东扯一句西扯一句,隋行知已被绕了进去:“群臣有规制,他的府邸与王府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他有官身?”她沾沾自喜起来,当初在一众逃难人群中一眼看中他,自己的眼光果然不一样。

就连他的李姑娘,都能住进此等豪华的王府。

他们并不是什么普通百姓。

她忽然有些后悔,若放弃了眼前触手可及的荣华富贵,往后上哪儿去找这么如意的郎君。

隋行知发觉自己被套了话,不再开口。

来到一处月洞门,隋行知停下脚步。

“你在此等着,我需先进去通报一声。”

赵瑛儿岂是能耐得住性子的主?

等隋行知前脚刚走,她已探头探脑,扒着月洞门往里看。

只见李姑娘坐在树荫下一石桌前,一袭深青锦裙颇为正式,虽颜色老了些,却衬得她肤白如雪。

她眉眼低垂,认真听着隋行知的话,忽又眉头渐皱,生出一丝凌厉来。

耳垂明?,满头珠翠,身边站着锦衣公子,身后还有两个丫鬟相随。

这是赵瑛儿自小看过的、想象过的,从戏文中走出的深闺小姐。

她情不自禁抚上自己的脸……

到底有多久没照过镜子了?

她已忘了自己到底长什么模样了。

不知是不是和崔寂这等沦落人相处久了,给了她勇气,她竟不知不觉挪动脚步,走了进去。

隋行知拦住了她,回头对李令宜道:“乡野姑娘不识礼数,娘娘莫怪。”

赵瑛儿如沐春风。

她也学着戏文里看过的,文绉绉给李令宜福了身,却一时想不起戏文里都是如何称呼的,于是愣在原地。

“我见过你。”李令宜神色莫测,手指摩挲着桌上玉杯,“你……救了他?”

赵瑛儿忙不迭点头:“我见到崔郎君时,他瘦的吓人,捡了根树枝撑着,走路一瘸一拐的,胸口还有个大窟窿汩汩流着血……我见他可怜,就偷、借了些银子,找人给他看了伤,从淮阳府的陵县,一路拉到我家……”

淮阳府距此千里,她这一路,用板车拉个大男人,风餐露宿,吃了大苦。

李令宜放下杯子,站起身向她躬身一揖:“姑娘义举,我钦佩不已。”

她抬手,从头上拔下一支珠钗,又取下腕上玉镯,放入赵瑛儿手中。

赵瑛儿从未触碰过如此精巧漂亮的首饰,此刻小心翼翼捧着,一动不敢动。

李令宜皱眉,看向隋行知:不够?

隋行知上前道:“这两样东西价值千金,够你一辈子吃喝了。赵姑娘可别不识好歹。”

赵瑛儿如梦方醒,忙把它们小心塞入怀中。

“谢??夫人。”她斟酌着改了口,“崔郎曾说,你是他娘子?你们已经成婚了?”

李令宜摇头,眉间萦绕着淡淡忧愁:“我赏姑娘,是为姑娘义举,和他无关,既然姑娘于他有救命之恩,又有了他的骨肉,他娶你报恩……是应该的。”

“你不喜欢他?”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