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福音堂(2 / 2)

加入书签

我托着腮,坐在长椅上,看着里卡多帮约书亚牧师递工具,后者刚拿着尖嘴钳撬起了讲坛旁的一块老旧地板,现在正接过锤子,将用于替换的新地板牢牢固定在位。

牧师需要自己修地板这件事已经很接地气了,而旁边递工具的人,竟然是卡卡……这谁敢相信啊!

我端起放在长桌上的冰拿铁,吸溜了一口。夏天趴在我的脚边,懒洋洋地伸展了一下身体,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那模样,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与它无关,只沉浸在自己的慵懒时光里。

这所福音堂仍守着它的质朴无华。木质桌椅饱经岁月摩挲,往昔光滑不再,只余斑驳的痕迹。砖石筑起的墙面,既不见华丽的宗教壁画,也未受粉饰的沾染,唯有寥寥几块镌刻着经文的白石碑。讲坛上空空荡荡,正对着我的那面墙上,木质十字架默然镶嵌其中,于幽微黯淡的光线里,仿若超脱尘世的圣物。

我在两年前的一个周末闲逛到这里,当时教堂里仅有二十来个教众,约书亚牧师正站在讲坛旁拉手风琴,一个领唱者带领着众人齐声吟唱西班牙民谣。我被悠扬婉转的歌声所吸引,情不自禁步入其中。

小时候,我曾随胡安和阿尔玛参加过天主教堂的弥撒,那里无一不是金碧荧煌、恢弘肃穆,如同踏入天国的画卷。

数不清的玫瑰花窗似万花筒般折射着阳光,将下方的铺路石板染成彩虹般的绚丽色彩。穹顶之上,四壁之间,绘满了栩栩如生的圣徒和天使,仿若从天堂翩然而至。最东端祭坛的后面耸立着巨大的十字架和受难耶稣雕像,身披素色祭批的黑袍神父神情庄重,规模庞大的唱诗班立在圣坛两侧,他们的歌声在宏伟空间中久久回荡。

至于基督新教,尽管此前我也曾阅读过不少资料,但那次走入福音堂,却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新教徒的礼拜,没想到它与天主教的弥撒仪式如此迥异,如此简朴而不拘一格。

那次礼拜结束后,约书亚牧师主动从讲坛上走下来与我交谈。我与他分享了自己对宗教的见解。他则告诉我,他们信仰的是新教中的一个分支??福音派。

此教派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认为《圣经》是神的默示,并致力于在全球传播福音。为此,他们秉持着一种宽广的胸怀,愿意包容不同教派之间的差异,倾听多样化的观点,甚至毫不避讳地公开称呼天主教徒为“弟兄”。

当我们谈到“异端”时,牧师对我说:“信仰,其存在的意义绝非是要将我们彼此区隔开来,恰恰相反,它是一座跨越鸿沟的桥梁,旨在将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它教导我们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即便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拥有不同的信仰。”

我颇为赞同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那个暑假,我多次来到这所教堂,也就是在那时我遇见了夏天。不过,自从我将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相结合,撰写了一篇探讨世俗化对基督新教影响的论文,并将其作为暑期实践报告提交之后,就几乎没有再来了。

我摩挲着下巴,不禁感到有些汗颜。

-

“你这次回到马德里,是因为佐伊吧?”

我随手从草地上拾起一根长长的草叶,逗弄着夏天玩。里卡多和牧师在一旁的小径上散着步。听到这话,我装作若无其事,却不由得悄悄竖起了耳朵。

里卡多轻轻应了一声。“遇到佐伊是我的幸运,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我的心态会因为她而全然不同。”

“无论过去发生过什么,上帝的恩泽总是丰沛的,足以治愈伤痛,带来新生。”牧师的语调平静而笃定,“无论身处喜悦的巅峰,还是深陷痛苦的泥沼,主都与你同在,给予你力量和希望。我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看到你如今能再次寻回内心的安宁。”

我察觉到里卡多的目光柔和地落在我身上,下意识地侧过头,与他隔空对望。手上突然一轻,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夏天一口叼走了那根草叶。我不禁哑然失笑。

“佐伊,我很久没有在教堂里见到你了。”约书亚牧师注视着我,“我记得你的观点总是很有见地,让人耳目一新。”

我做出一个略显无奈的手势:“牧师,我去美国读大学了,学业和生活的忙碌让我难以抽出时间过来。”

牧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教堂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着,上帝无论何时都欢迎向?而来的孩子。信仰绝非是我们前行路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自由,是我们永恒的依靠,是灵魂最终的归宿。”

我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

“亲爱的,考不考虑换个职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