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2 / 2)
……
金乡县比建康冷,夜晚的金乡县更是刺骨。所幸今日夜里没有大风,一切都静悄悄的,掀不起一丝波澜。
沈羡仍然站在邵览旁,看着外头的车马驮着粮食,一步步往城里走。
运完这些,这几天城内百姓便暂时不用为粮食发愁,捕捉城内的野鼠了。
……
建康,朱雀桥旁。
刘荣出镇江州,平素不在建康,故而这宅子里一贯是刘渊做主。
刘渊捧起香炉,拿起筷子,搅动里头的死灰。家仆从外面进来,手上拿着一封信,对刘渊耳语几句,刘渊没有动作,抬头朝向左侧的男子。
“让刘复为我读吧。”
一旁的男子有些惶恐地接过信封,迟迟不见动作。他不敢轻易拆开这信,大抵是因着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也是因着来信那人的身份。
刘渊取来灰押,松散的香灰慢慢变得平整了些许。忙着手上的事,说出来的话无暇带上情绪:“我都主动将信交给你了,还犹豫什么?”
明明语气里不带一丝感情,可男子听着心里却是重重跳了几拍。他打开信封,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读下来,最后合上信封,走上前去放在刘渊另一侧的案上。
“这封信是大将军寄来的。”
“他都说什么?”
“他说,沈家二小姐秘密动身前去北方的事他已经知晓,您猜测的有些道理,可这毕竟与陆氏抑或沈家的利益不符。”
刘荣这么想也是自然之理。
如今的陆氏江山得以稳定,并不全是世家的功劳。王朝建立之初,并非只有内忧,还有外患。
所谓内忧不过是他们世家所选择的势力不同,充其量,只是世家私人部曲之间的对抗。
但外患毕竟不同。前朝因皇帝昏庸而灭,而直接的刽子手是北方胡族。那蛮夷之地的人在前朝内乱之际攻占前朝国都,前朝国祚戛然而止。
世家子弟自幼富贵,又怎会轻易吃这统兵打仗的苦?是而一旦胡族南下,这陆氏江山便岌岌可危。
也就是常年流亡于北方的百姓自发组织数支流民军,屡次于边境打退胡族,才换得南方如今安宁。
是故无论是陆氏抑或世家,他们怕胡族,更怕北方的流民军。一旦其中哪位流民帅介入朝廷事务,他们便不得不为了南方安稳不断退让。
刘渊说沈羡此趟前往北方,是为了收拢流民军,组建自己的势力,又怎么可能?
刘渊取出羽扫,将壁上的残余的香灰清扫干净。
“嗯,我知道了。”
他没说什么,他又能再说些什么呢?
毕竟长兄如父,毕竟他是官居一品的大将军。
“大将军还在信里说,听闻太子正月十六大婚,这或许是个好机会。”
“兄长。”刘复迟疑道,“刘家果真要支持他起兵?”
刘渊将香粉倒在模具里:“你回信给他,就说兄长的提议很好,刘家会全力支持他。”
太子大婚是个大日子。
众人都盼着这天的到来。
……
深夜是人警惕最弱之时。
沈羡看看时间,对邵览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