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第66章(2 / 2)

加入书签

钟声悠长,已是次日卯时。

无人姗姗来迟,无人交头接耳,皆恭恭敬敬地躬身站立,将其面容藏于笏板之下。

只因此前那敢视太极殿为自己府邸随意出入的人,已在朱雀桥上挂了很久。

“臣躬请陛下圣安。”

“众卿不必拘束。”陆衡沉声,“今日朝会,是想问过你们的意见。”

“眼下内乱平息,叛贼再无法掀起风浪。功臣已经陆续封赏一批,只是有些地方仍然悬而不决,拿不定主意。”

最先出声之人是许牧:“陛下英明,臣等听凭陛下处置。”

“许卿言重了。”陆衡浅笑,“那便将朕的想法说与众卿一听。”

刘渊眉眼低垂,却是竖起耳朵,屏息凝神。

“刘荣、苏弘、刘含之三人罪无可恕,已革其生前官爵,授首建康。众卿上朝时途径朱雀桥,大抵已见过他们模样了。”

“陛下,罪臣族人该如何处置?”

“谋反大罪,例当坐诛。”陆衡道,“但亦需另当别论。”

“苏弘唆使其子与其共谋,挟持宗室,谋害先帝,这些罪状,刑司已审讯过,苏弘之子供认不讳。有关人等秋后处斩,族中妇孺另行安置。”

“至于刘氏与沈氏,虽于起事之初受人教唆,做过糊涂事。但其后他们于平叛有功,不但不该罚,还应当赏。”

“陛下仁爱宽厚,臣等自愧弗如。”许牧此言既出,刘渊忙跟着垂了头。

“尚书令刘渊,一心辅佐君主,忠心不二,以大义为先,居于头功,擢为太保。你可愿意?”

这番话在刘渊意料之中,是以他并无意外,只恭谨领赏。

“臣谢过陛下倚重。”

怎料陆衡忽而变得耐性十足,兴致也跟着高上许多。他出言问道:

“中郎将刘序,你想要什么赏赐?”

言罢,众臣纷纷看向立于后头的刘序,面上不掩疑色。

刘渊面上不显,心头却是一沉。他见状不妙,急忙调转矛头。

“臣斗胆为陛下请赏。”

“想要什么?”

众人以为他要为刘序请赏,怎料刘渊看了刘序一眼,嘴里提起的却是旁人的名。

“恳请陛下封沈戎为大将军。”

“臣如何敢当?”

话音刚落,沈戎声线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惊恐,显然刘渊的所作所为是他始料不及的。

“沈将军自然担得起。”刘渊准备齐全,自然讲得流利,“若非将军,淮水一役也不会如此顺利。”

沈戎重重叹了一口气,摆出一副为难的神色来。

“刘大人有所不知,臣腿脚生了毛病,至今已十年有余。原本也不该出战,只是日夜忧国,这才勉强撑着身子上战场。”

“让臣任大将军,臣病体难愈,如何当得?”

“廉颇老矣,尚能披甲上马,以示可用。小毛病而已,对于将军而言不算难题。”

沈戎举起笏板,转而朝向陆衡。

“陛下,臣沉疴难愈,自认力不从心,难当大任。恳请陛下准臣告老还乡。”

“嗯。”陆衡转向刘渊,言语中似有敲打之意,“既然沈将军主动出言乞骸骨,想必的确是心有余而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