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2 / 2)
而制作成熏制的,可以长期保存的肉干是最好的选择。
黎筝斜站在小阁楼上的窗口处,从这个角度,她刚好能够看到那些被关押起来的赵国民众。
双眼一错不错地盯着赵国百姓,她声音不温不淡地发号施令:“把来不及处理的肉类全都丢给这些赵国的百姓,让他们马上熏制,做成肉干。”
如此一来,既能减少秦军在这方面所花费的人力,又能将赵国的百姓们利用起来,使得他们不至于有什么闲心思去想东想西。
“可是将军,按照我们的计划,越是往后,城内的将士便越少,如何能够确保我们在人手远远少于这些赵国百姓的情况下,继续顺利地看押他们呢?”
战士说的是后期的战略部署方面所存在的隐患问题。
要知道,赵国百姓在思想上有没有空闲去想越狱是一说,实际力量对比和人数优势方面就又是另一说了。
等到秦军大部队全都撤离完毕,跑到外头别的地方去打仗,赵国百姓如果发现了肥下城中看守人员薄弱的话,心生反意几乎是必然的!
黎筝自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她不慌不忙地道:“既然我们在人力方面有所薄弱,那就从赵国百姓中挑选得力的人手为我们所用;为防他们发现肥下城中人去楼空,我们可以做出足够的声势,不让城内百姓和驻守在城池之外的李牧军队发现,我军早已撤离的事实。”
提出疑问的战士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后,又提出了新的疑虑。
做出足够的声势,尚且是战士能够想象出来的事物,可要让一国的百姓背离自己的国家为他们所用,这可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以他所想,忠诚的到底是大多数,而贪图利益,枉顾国家的小人终究屈指可数。
纵使有,也难以从肥下这么一个城池里,找出这么许多愿意背叛赵国,为他们行事的人来。
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也是难不倒黎筝的:“这一点,黎在众战士们收押百姓的时候就早有观察,对启用哪些人,同样已有定论。”
已有定论?
还准备头疼的花上好些时间去搜肠刮肚,想出办法来解决的战士先是一愣,而后又是一喜。
他完全没有想到黎筝会先于自己几步就思考到了这一点,要知道,身为军队中的头脑派,他自问思考问题先人一步,可如今,他才刚开始为这些问题所苦恼呢,他们的将军,居然就已经把所有的答案都准备好了!
这可是他过去跟随桓齮的时候,绝对不会碰到的事情!
目光灼热地注视着面容尚且稚嫩的少年,只觉得对方哪里是个只会行军打仗的武夫?
她明明就是个用计如神,无所不能的军师!
心脏的跳动不由自主的加速起来,战士好奇万分地询问:“那将军准备启用哪些人才呢?”
从帝国之人中采用贤者,这可是大胆到不能再大胆
</div>
<script>_ad_hf();</scrip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