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004(1 / 2)

加入书签

沈偃正当韶华,容色极好,气质调和得恰到好处,既不失少年意气,也不会显得轻佻浮躁。

薛凝之前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真见着沈偃了,可见京中传闻是名不虚传。薛凝也听说沈偃年纪虽轻,却心思缜密,身在廷尉府,查案断狱也颇有些手腕。

一想到沈偃是掌刑名之事,薛凝不免联想到自己专业,忍不住多看两眼。

秦氏在一侧打量却生出几分误会,心忖这小妮子果然是相中了沈郎君,不觉为之气结。

秦氏膝下四娘五娘是亲生的闺女,一向管束极严,也给两个女儿养出好名声。这刻意养名,不就是想让女儿嫁人有个好归宿?

秦氏本来也替四娘五娘相中沈偃,侯爷邀约过沈偃入府几次,秦氏便顺道给两个女儿创造机会。

谁曾想宫里传出消息,说有意使沈偃娶薛凝。

薛凝年岁渐长,到底是忠臣遗孤,萧氏皇族怎么说也得做出一副善待姿态。这给薛凝这个孤女挑夫婿,总不能挑差了。

这桩安排知晓的人并不多,秦氏也亏得郑老太君提点,才略知晓些。

秦氏不敢外道,心里却不舒服。

若不是沈家那堆烂事,本也轮不着沈偃来议亲,秦氏就不信沈家不知晓薛凝私底下名声。再者薛凝名义上虽是个郡君,但已是孤女一个,已无亲眷可借力。

这大家族联姻,结的是两姓之好,来个彼此合作共赢。薛凝空有郡君名头,实际带来的助力却是为零。沈偃年少有为,若攀个得力的岳家,助力一把,以后前程还不知晓能冲哪里去。

而薛凝家里已没人了,娶了没助力不说,还有了忠臣遗孤身份放那儿,娶回家那是真抬尊菩萨了,可谓轻不得重不得。

秦氏也不免心疼起八字还没一撇的未来女婿,心想如若沈家那个早死的长子还在,必不舍得如此作践。若换做那一位,哪怕是宫里起意,沈家也必会设法推脱这桩婚事。

哪怕面前有凶杀案,秦氏心里也杂七杂八发了一通感慨。

阳光下,沈偃颜好如玉,确实十分端方俊朗。只是此刻沈偃跟平素来做客时的温文儒雅不同,此刻通身分明添了几分威严锋锐。

秦氏忽而想到沈偃的本职工作,心里咯噔一声,心想沈偃肯定要管一管眼前凶杀案。

沈偃也罢了,秦氏盯着随沈偃而来的裴无忌,不觉心中跳跳。

裴无忌是皇后内侄,举止间有几分漫不经心的味道。他身量瘦长精悍,颇有典雅清俊之姿。因近日发了红疹缘故,裴无忌戴着面纱,隐约可窥容貌颇美。

裴氏自前朝起,已是世家大族,绵延两百载。到了本朝,裴氏固然沉寂了一段时间,不复往日风光,但如今裴后弄权,裴氏声势再起,一时无二。

裴无忌容貌出挑,行事却是乖戾,名声并不怎样好。外放几年间,裴无忌本职工作做得并不好,任上无礼轻狂,坊间传闻裴无忌私下行事暴戾,据说甚至沾染了人命。可这一次召回京城,陛下非但没有加以责难,还风闻有意令裴无忌掌内廷侍卫,让其阴养暗卫。

当初废太子一桩罪过便是私养暗卫,窥探宫闱,有意刺探朝臣隐私。未曾想到了如今,陛下自己倒想养些耳目。

按说裴无忌出身虽尊贵些,但情绪不稳定,做事又任性随意,值得扣分地方很多,可偏生京中许多女娘对裴无忌极是迷恋,觉得他危险又迷人。

秦氏心里是不以为然的,依她这等年长妇人眼光来看,男人最要紧是可给人安心依靠的安全感。沈偃家世虽稍稍差一些,可品行端正,举止从容有度,这才是妇人心中最值得女儿托付终身的好郎婿。

家里她亲生的四娘五娘是听话乖巧,知晓向沈偃示好。可私底下却总扯裴无忌议论,打探裴无忌一举一动。近来疯传裴家有意给裴无忌议亲,说的还是沈家新认回的女儿沈萦。

四娘五娘将这个沈萦从头贬到脚,说沈萦养于商贾之家,不通礼数,粗鄙不堪。哪点配得上裴无忌?无非是依仗自己流落在外吃了些苦,在长辈面前扮可怜,又借着兄长沈偃跟裴无忌交好,趁机亲近接近。又说沈萦到底养得粗俗,才使了这些下作的法子加以接近,什么玩意儿。

女儿私底下议论什么,自有耳目报给秦氏。秦氏也气打不了一处来,恼恨两个女儿不开窍,将心思都放在裴无忌身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