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地级乙等宝箱!(2 / 2)

加入书签

无他,她的笑容过于耀眼了,眸光里是他从未在其他女子面上见过的明媚自信,她在无声地告诉他,不可能!

……

事实如许明棠所预测。

第二日他们再来到镇西口时,买竹炉的人变多了,买炭的人也增加了。

“乌木炭5文一包,香炭10文一包,便宜耐烧,好用不贵!”

“有的有的,明天还有新造型的竹炉,记得来看一看。”

天寒地冻,底层人家用不起暖手炉,铜铁制的东西动辄数十文上百文,可一个竹炉才多少钱,两文钱,省下的钱用去买炭都绰绰有余。

镇西口的许明棠的摊点成了最热门的存在。

两三天下来,镇上随处可见提着竹炉行走的人,竹炉小巧,颜色青葱或嫩绿,造型有圆的,四角的,六角的各不相同,在冬日里也是一番别样风景。

王砚桉走在街上时,很快发现了街上的男子女子们手里拿的新奇玩意。

“这是什么?”他好奇地问身后跟着的小侍。

小侍正好前日出来帮公子买东西,听人说起过,回道:“公子,是竹炉,暖手之用。”

“瞧着新鲜,在哪卖的?”

“镇西口,可便宜呢,据说才两文钱。”小侍说道。

两文钱?

王砚桉来到镇西口时,都无需问旁人,一眼就望见了生意最火的摊点。

那摊点的简易架子上摆了好些形状不一的竹炉,有两排都已经售空了。

许明棠眼尖地看见一个男子走近,衣着打扮与其他人不同,身后还跟着侍仆,她开口招呼:“哥儿瞧一瞧,是买竹炉还是买炭?”

“我听闻你这的竹炉两文钱一个?”

“是,只不过今日两文钱的竹炉已经卖完了,这里还有其他价位的,您瞧瞧需不需要?也都是买竹炉送炭。”

许明棠在两文钱的竹炉打开市场后,让村民帮着编一些形状更有趣造型更复杂的竹炉,让竹炉渗透消费者市场。

当然,以更高的价格收也以更高的价格卖。

“送炭?”王砚桉听了觉得稀奇,他挑了个六角花竹炉拎在手上,仔细瞧了瞧,外面是竹篾编织,内里涂了泥浆,底部有专门放炭的凹槽,拿在手里小巧不重,竹编的毛刺也被磨得圆润,“这个多少钱?”

“五文钱。”

王砚桉付了钱,许明棠递给他一包炭,“这是送的炭,一块乌木炭,一块香炭,哥儿是要现在烧吗?”

“烧,要这块香炭。”王砚桉道。

“行,哥儿稍等。”许明棠将那块香炭放到贺云景手里在烧的竹炉里,一会儿的功夫就见香炭微弱亮了红光。

许明棠把燃了的香炭放进王砚桉手中的竹炉里,不多时,王砚桉就嗅到了香炭淡淡的暖香,浅淡好闻不刺鼻。

这下他是真的惊讶了,这炭比他屋里烧得都还好些。

“你这香炭怎么卖?”

“10文一包,一包六块炭,80文一斤,约莫六十块。哥儿要多少?”

“你这还有多少,我都要了!”王砚桉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