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我能吗(2 / 2)

加入书签

金裳阁换了名字后,生意更兴隆几分,有不少得了消息欲开铺子的来考察,苏屿都乐意欢迎,又让账房大体介绍了经营的状况和盈利的大概。

卫巧儿欲经营铺子,远离长乐镇,选了离这比较远的溧水县的一个小镇,杏酒镇。

因着陆横的事情,尽管苏屿最后没有追究,允了卫巧儿回来裁缝铺,但家长里短的,乡里邻里的住着,免不了有人指指点点地说她。

“经常被人说,我就老是想,然后自己就跟自己过不去,想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我娘也支持我,所以我没什么顾虑的。”卫巧儿道:“而且跟着苏掌柜,我也放心的,我们娘俩省吃俭用,再稍微朝亲戚借点,堪堪够,这不就来找您了。”

“非常欢迎你加入金裳阁。”苏屿笑道。

卫巧儿是一个很坚强的人,苏屿无疑很敬佩坚强的人,她是慕强的。

“谢谢苏掌柜。”卫巧儿由衷地感谢苏屿,她是她的贵人。

“经营靠自己,罗氏裁缝铺的生意这么好,有你大部分功劳,我相信你有能力,在杏酒镇富甲那一方。找张大明就好,他会跟你说清楚该如何做的。”

签字画押,张大明派人尽快去杏酒镇租铺子开始,卫巧儿也收拾着,挑着小院儿准备搬家,等到时候安定了,把这边当然房子一卖,就再也不回来了。

卫巧儿不是第一个,在那之前,苏屿已经签了二三十个了。

尤其是在每个乡镇限一个的情况下,富饶的小镇不少人抢,偏远落后些的小镇无人问津,离长乐镇近的小镇,差不多都已经有人占了。

齐家小院正在修缮着,整个院里都铺上了青石地砖,青梅树也给砌了一圈小围墙,尽管在秋临冬,却看起来生机勃勃,那是对生活的希望。

苏屿踏进小院的时候,不少帮工恭恭敬敬地给她颔首示意,树下桌上的碗里,放着几块小饼,中间写着喜字,看起来很是喜庆。

“叶家那丫头定亲了,就跟之前她娘打听的那胡郎中家的老二胡不言。”孙妈妈解惑道,喜笑颜开。

苏屿点头,“是喜事。”原是如此。

成婚是一生中的大事,苏屿亦替叶盼婷高兴。

江浦苏府必备的东西已购置差不多齐全,其余到时住着再添即可,前两天已经打扫好了,只待主人入住。

最让苏屿欣喜的是,从决定租开始,她找工匠打造的拔步床月底就可以完工,尽管赶了些,可能也会粗糙了些。

她摸着齐珩给她做的一圈围栏,笑着想他那时的模样,像个得心应手的木匠,竟一时有些舍不得。

罗氏替苏屿专门算了搬家的良辰吉日,齐珩说走就走,也不说替他算一算,他的衣服不多,多的是书,满满装了几大箱。

“那就等良辰吉日再搬。”苏屿应,事实上,等到那日,她的床也做好了。

“也不知这搬走,几时还能再见到你,我的屿儿。”老太太有些伤心,一下子眼睛蒙了层雾来,拉着苏屿的手不撒,像刚来的那一天一般。

“半月回来一回能成不?”苏屿笑着埋怨叹气,“让您跟着去您又不去。”

事实上她真无东西可搬,只有刚来的那几个樟木箱子和一个装首饰的官皮箱,如今里面空空如也。

临近九月底。

两辆马车是新买的,停在巷子口,很简洁,只是帘子的颜色是苏屿精心选过的。

由此她和桑宁的行李还是牛车拉过来的,芙蕖没什么东西,而同去的张大明忙得头脚倒悬,新招的徒弟还不是很明白,很多事需要他亲力亲为。

不过短短半年,张大明成长惊人,跟着苏屿学了十成十,都可以带徒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