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别提他(1 / 2)

加入书签

对于刘婉微而言,裴敬禹在的地方就是一处风景,她眼睛闪着光,小主意已经打起来了,她要同在长乐镇一般,留下和裴敬禹一同吃午饭。

托齐珩的福,裴敬禹只坐了一盏茶的时间,二人就出门去了,午饭也在外边解决。

苏屿知道齐珩小心眼,多半是他故意的,而听到这个消息刘婉微整个人都萎靡不振了。

直到傍晚齐珩才回来,他自己。

对于那两位而言,裴敬禹父亲是邓晶晶父亲的顶头上官儿,这般父辈的压迫感其实到了小辈里面也很明显,不仅是差一品的区别,熬这一层半辈子都磋磨了。

商人的女儿郑?,尽管其父有江浦大商人、大善人多个称呼,但富不与官斗是自古以来商人所熟知的,巴结得好尚且有些钱还得是从这县里的大商户出呢,倘若真要跟着当官的拉个黑脸,他们这生意都得被穿官衣的搅得没得做。

论需不需要做孙子,需得看对面人是谁,到底是从小耳濡目染,两个姑娘都很聪明,只有刘婉微性真率直,被家里保护太好,母亲又去世的早,没教给她太多,爹爹宠着哥哥们护着,于是就养成了这般任性没心眼的模样。

就郑?说的那几句话,桑宁都尚且能察言观色出些许不友善来,刘婉微尚且可以与其做多年朋友未发觉,听不出褒贬来,当真钝感力十足。

三个姑娘一般大,二六年纪未及笄,尚且可以到处逛着,大家只觉还是孩子,再过两年就不成了。

在小镇上尚且无妨事,都是小门小户需要出门营生的,谁家和谁家是亲家,都可以当面打趣儿着,换到县城其实也无妨,小老百姓总需要生活吧。

不过其中大户人家的女儿家就不一样了,除了那些下帖子正经邀请,她们参加个宴会什么的才出门,待字闺中,等着媒人张罗父母相看。

商户女儿婚嫁的对象自不可能是普通务农的老百姓了,基本上不是同商,就是官身,再者就是考科举出来的寒门,尚且看你运气,若能挑个前途一片光明的,官商合体,将来不只是大富,亦大贵了,商户人家选女婿,就算再不济这姑爷也得是个秀才出身。

齐珩现在举人身份,已经算是迈进了仕途之道,亦有不少好处,比如税收全免,名下的田产也免税,长乐镇今年尚且出了这一个寒门举子,不少有农田的百姓把田地挂靠在他名下,一年就有不少进账。

若非他清高,送房子送银子送仆人那些一概全收,再和一向有意于他的郑大商户家联姻,齐家现早已是脱胎换骨的模样。

苏屿对他的行为不做褒贬评价,事实上收了只是做了大多数人都会做的事,别人也是巴结,前期投资置业而已。

不过他能遵循本心,苏屿发自内心地还是挺佩服他的。毕竟很少人能拒绝金钱的诱惑,她也是从小听父亲作诗的缘故,即使现在她亦在赚钱,尚且还是看不惯被铜臭味全部浸染的人。

她的父亲苏勉虽然总是批判蝇营狗苟,但从小就是个富家哥,苏屿如今想起曾经把父亲之话奉为金科玉律的自己,只觉父亲的话太没有参考性,因为他没有尝过饿肚子的感受,把饭叫饥而已。

而真正尝受过贫穷的滋味,尚且可以守住内心,齐珩是值得她去另眼相看的。

不知不觉中,在苏屿心中,齐珩的位置尚且到了可以和苏父比肩的地步。

齐珩曾与她解释过自己字黎生的意思,心系黎民百姓,关注天下苍生,这是父亲过世后,教他的老秀才给他取的字,但其实那是老秀才的期望,不是他的。

他的目标也不是让天下人吃上饭,而是让自己和在乎的人不受欺辱,如今又加上了一条,和苏屿有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