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25(2 / 2)

加入书签

好在陆殊途指的法子挺好使,几乎没什么太曲奇的波折,同父就被放出来了。

这天,同归接到了消息,一个人早早的就等候在了大理寺的门口。

而陡然从不见天日的大理寺出来,同父却有种牢里才几日,世上已千年的错觉。

没有车马,同父或许猜到了怎么回事,“走吧,囡囡。”

短短几日,原本中气十足的小老头子变的蓬头垢面,鬓角两边更是添了许多醒目的白发。同归心里头酸楚,搂过父亲的手臂,强笑着答应好。

两人一步一步的走回家,同母在家早早的就准备了。

跨过去晦气的火盆,同母拿出艾草轻掸同父身上的灰尘,“望菩萨庇佑,经此一遭,以后可得好好的,平平安安了。”

门口吕妈妈,红梅皆是眼中含泪的收拾火盆。

同父有点诧异,“其他人呢,怎么是你们来收拾。”

同母一边引同父进门,一边淡定道,“家里被锦衣卫给抄了,下人不需要那么多了,囡囡都给遣了。”

同父回来了,未来恐怕也不能在官场了,现在的情况家里确实不适合在有那么多下人。

同父看了看府中仅存的下人,浮出热泪,伸出手。

同归还以为父亲接受不了家宅生变,自己一拳头一拳头打下的基业毁于一旦,连忙伸手拉住他。

同归两眼汪汪,饱含深情,“父亲!”

同父却一个暴栗赏她,“糊涂啊,那厨房的下人怎么不留下!”

不得不说,同父实在深谋远虑,这几天的吃食确实是糊弄过去的。恍惚间,他好像又回到边关当家里煮夫的时侯。

好不容易做好了午饭,同父又拎起烧好的热水去洗澡了。一家人好不容易吃上了一顿像样的饭菜,同父这才倒了洗澡水,浑身整齐的回来,“祝哥儿在哪里了?”

同祝元当初走的时候是带着愧疚走的,半大的少年,正是自尊心要强的时候,无法面对双亲被当成猴儿耍的打个巴掌在给个甜枣吃的派头。一气之下就要出去博个功名再回来。

同父同母是知道的真正原因的,瞒着的只有同归。

所以,当同归听见后有些不明白,“大哥不是出门历练去了?”

要想出成绩,要么就是从仕途,走科举的路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走同父当初的路,去外头博出一个功名来。眼下京城里虽然一派祥和,可外头辽宁边关甘肃一带都有战事,要想博功名去那儿当个小兵慢慢熬是最大的可能。

因此这一去,没个三年五载是回不来的。

同祝元的功夫,同归是知道的,寻常人过不了两招。她也不是很担心,反而是庆幸,庆幸大哥是在家里出事前走了,没和她们一起陷在这泥潭里。

不说同归,连同父同母也很庆幸,否则依同祝元这个冲动的脑子,恐怕当时会不自量力的去找陆家,到时候一家人才真叫完蛋。

同祝元走了,可每月一封的家书不曾断,上一封写的还是自己在外头被人骗了,还挨了别人好一通骂。

这幅不成材的模样,真不知道要熬到猴年马月才能成器。

同母摆摆手,一副不愿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