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033仪仗(1 / 2)

加入书签

中元祭祖这种事,果不其然是跟阿碗萧屿没什么关系,当然,不管是阿碗还是萧屿,都不怎么在意就是了。

萧家其他先人阿碗觉得无所谓,但是有一个人??萧屿的母亲,阿碗觉得自己似乎应该给对方上一炷香,毕竟相较于梁?这个继母而言,萧屿的生母梁霈才是她正儿八经的“婆婆”,既然她想着以后跟萧屿好好过日子,总不好像上辈子那样,连一炷香都没给对方上过,更别说,她连自己该去哪里上香都不清楚。

阿碗只好去问许嬷嬷。

听说阿碗想要祭拜梁霈,许嬷嬷忍不住打量了她好几眼,有人愿意给梁霈上香,许嬷嬷自然乐意,不过梁霈的墓地并不在京中,零位也不在府上的祠堂或者如今居住的小院,许嬷嬷思索了一会,给阿碗提建议说去寒叶寺请香添油,正好寒叶寺供着梁霈的长明灯。

阿碗原本还有些犹豫,不只是银钱的问题,关键是阿碗也不知道这流程如何,许嬷嬷或许是看出来了,便说自己本来正打算去的,早已经从公中支取了银钱,若是阿碗想去,不妨顺道一起。

只是这样一来,她俩都出去了,阿碗不免担心起萧屿,怕他一个人在府上不安全,她还记得许嬷嬷之前说过萧屿并不记得梁霈已经过世的话,自然不能用这个借口让萧屿跟她一起出门,只好试探着问萧屿要不要跟她一起登高游玩。

萧屿自然是应了??作为一个如今“喜欢粘着”阿碗的人,自然是阿碗去哪里他去哪里,再说了,他也有两年没有祭拜过梁霈,而且这次出去也是想着借机做些别的事,顺便躲一躲萧???他不太想跟萧?一起“庆祝”自己的生辰,实在是没什么值得庆祝的。

于是他们仨带上寒露霜降还有立秋等人,十六这日一早便出了城??选在十六,是为了避开十五最忙的这日,横竖上个月许嬷嬷刚来添过一次香油,这次也不必大办,倒也没必要选在人多繁忙的十五。

况且听闻这次中元节,寒叶寺并不招待普通的香客。

梁霈的长明灯供在了寒叶寺,这些年里,每年许嬷嬷都要过来几次,为了便宜行事,索性便在山脚的村落里置办了一处小宅院,平日里也有人照料看管着??当然,对阿碗的说辞是借住几日。

虽然是十六,但是一道上山的并不只是他们。

寒叶寺在半山腰,山不算高,只是马车不好同行,阿碗谢绝了让人用轿子抬着上去的建议,拉着萧屿一道爬山??毕竟当时哄萧屿出门就是用的登高的借口。

他们行了一会,便跟着别人一样往旁边避让了,因为有另外一队人马正浩浩荡荡地要下山,说是队伍也不恰当,更准确的说法,叫仪仗??阿碗是分不出来的,这说法还是从旁人口中说出来的,只可惜阿碗耳朵都快立起来了,也只听了几嘴,说是什么皇子的仪仗。

皇子啊,怪不得这么大的阵仗。

阿碗没见过,难免有些好奇,只是见周围人都神情严肃,便也不敢多看,只老老实实站着,等这一长队过去。

只这队伍真的好长,而且走到快一半的时候,队伍还停了下来,有人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小跑过来,来人声音尖细,说道殿下有请萧世子。

见萧屿要被人带走,阿碗难免担心,害怕萧屿被人欺负,想要跟过去,不过许嬷嬷拦下了她:“少夫人不必担心。”

阿碗没办法跟着,忧心忡忡地等着,倒是听到了旁人的闲话,说什么三皇子果然重情重义,始终还念着旧情,萧世子都这般了,三皇子居然还记挂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