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051商谈(2 / 2)

加入书签

进了酒楼,阿碗便问纪娘子寻她是为了何事。

纪娘子要跟阿碗商量的便是让池青多酿一些酒??这事她虽然问过许嬷嬷,许嬷嬷那边回说由他们自己做主,纪娘子仍旧有些不放心,毕竟不管怎么样,池青毕竟是阿碗的母亲,而阿碗是萧屿的妻子,纪娘子难免有些顾虑,况且,许嬷嬷之前着人过来让她找个借口让阿碗一行人有个地方歇脚,这正好是个可以用得上的搭话理由。

阿碗的确是不太同意,经过这几个月的将养,池青现在已经渐渐能够走动了,虽然不能站立太久也不过是只能走几步,但相信慢慢来就算不能恢复如常至少走动起来跟常人无异,但那前提是池青得好好养着,不能太劳累。

按阿碗的意思,宁愿池青就什么都不做只静养,不过她也知道自己没办法说服池青,她也不好擅自替池青做主,不过既然纪娘子先问了自己,阿碗自然存了自己的小心思。

她问纪娘子想要的数,心里算了一会,张口便将纪娘子口中要的数砍了一大半。

见纪娘子面上似乎有些失望,阿碗也知道这可能不是对方想要的,可是她真不想让池青太过劳累,因此跟纪娘子解释道:“你也知道的,我娘她腿脚不便,我姥姥年纪又大,我又不能时常过去帮忙,如今只能先这般。”

见纪娘子仍有迟疑,阿碗又道:“再说了,这东西啊,多的有多的卖法,少的有少的卖法,我娘酿的酒,不需我自夸,她酿的酒是真的好,相信喝过的人也都说好,所以纪娘子你才想着要多一些不是吗?可是好东西卖多了反而不稀罕,就比如说当初我跟我娘在县里卖酒时,酿得多了,酒价也没比最初高多少,看似卖出的酒多了,可是实际上也并没有多赚些钱,反而是后来我娘因故不再酿酒了,县里想要买酒的却更多了,后来我再到县里,听闻我娘早年酿的那些酒,只小小一壶,卖价便抵得上当初我跟我娘卖酒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所得。”

萧屿瞥了阿碗一眼,虽然阿碗说的话说得有些冗杂措辞不太讲究不够文雅,但是倒是将“奇货可居”“物以稀为贵”给讲清楚了。

纪娘子是生意人,自然懂阿碗的意思,点了点头似乎是同意了阿碗的说辞,萧屿想着许嬷嬷先前说的话,说让他直接问阿碗,萧屿不觉得这招有用,但还是想试探一下,便假装不经意问道:“你们以前在哪里卖的酒啊?”

自从知道池青有酿酒的好手艺、阿碗也曾说过她们曾经在“县城”里卖酒,萧屿便让人打听过“松林县”早些年有没有过类似池青这样的人,但显然松林县并没有有关于池青的半点痕迹。

如今听阿碗再度提起,萧屿便想着跟阿碗再确认一下。

阿碗眼神闪躲了一下,却是没再提“松林县”的事,只是道:“就一个小县城,肯定比不上京城,说它也没意思。”

萧屿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