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 / 2)
网兜渐沉,因为海参要卖贵价钱,他没有捉别的东西一通放进去,以免损了?品相,哪怕看见了?不少肥蟹和龙虾,都?尽数放过,这种东西若想?吃浅海也有许多。
虽说赶着正午下海,为的就是?这时候天暖水暖,钟洺依旧不敢太过冒险,他拎着网兜爬上船,把兜里的海参倒进水桶中拨弄两下,随后趴在船板上晒后背,等到晒得四肢回温,才又?第二次下海。
未时过半,风和水随之转凉,钟洺第五次从海里冒出?头。
这片海下的海参估计被他捉得差不多了?,第五兜只有前四兜一半的量,而他也已经冷得有些受不了?。
他用?发软的手攀上船舷,奋力一跃把自己甩上船板,像条离了?水的鱼,躺下半天不愿动。
湿漉漉的头发散落在身下,海水流入眼睛里,蜇得他眼眶火辣辣地疼。
他搓两把脸,弯腰进了?船舱,拿大?块的布巾擦干净头脸,给冷了?的陶灶添把火,待上面的姜汤咕咕冒泡,他倒出?一大?碗,慢慢喝完。
缓过来后,他打?起精神去清点今天的收获。
花刺参最多,大?概有个十五斤,各个肥硕如小号的茄子,红海参个头小,凑不上斤两,不过价钱是?花刺身的一倍,估量着有三斤左右。
另外尚有五斤石海参,还有一种通体纯黑的黑海参,别名黑狗参,钟洺遇见几条,一并捉走。
这种海参体型细长,最长的可达一尺七八,最小的也有七八寸,趴在泥沙中时,要不是?摸到了?外皮凸起的肉刺,钟洺都?没认出?是?海参。
大?个头的东西向来值钱,这几条黑狗参算是?额外的收获。
最便宜的花刺参,一斤也能卖到八钱银子,红参甚至能叫价二两,这些海参如果?能换得不少于四十两的银钱,他就没白忙活,加上手里能动用?的六十两,凑个一百两本钱,接下来收购干货时不会束手束脚。
钟洺晌午前托辞要下海撬鲍鱼送去食肆,留了?苏乙在乡里看摊,钟涵的风寒已好了?大?半,今天一早又?精神抖擞地去沙滩上挖蛤蜊捉沙蟹了?。
事实上他带到乡里的东西里没有半只鲍鱼,几样海参分在不同的网兜中放进水桶,钟洺特意绕路而行,避开自家摊子所在的南街一角,穿过小巷来到怡香楼后门?。
海参这等卖得贵,还能和壮阳二字挂上钩的吃食,要问?乡中何处日日供不应求,那地方绝不是食肆,而是?花楼。
以前钟洺常在乡里胡混时也来过此处,那时就嫌小曲咿咿呀呀无甚意思?,来往之人传出?的阵阵香风更是?闻着就腻,不过多亏了?过去长过见识,他因此知晓此处恩客最喜点的饭食,乃是?各种做法?的海参与?参花汤。
愣头青一样的直接上门?肯定没人理?会,所以来之前钟洺已经托詹九出?面,帮自己和花楼中过去相熟的人打?了?个招呼,说是?有一批鲜活海参可售。
赶着约好的时辰到地方,自报家门?后果?然很快有人自门?后现身。
来人姓裘,不知有没有正经的名字,识得他的都直接叫他裘大?头,也有喊他“花和尚”的。
因他年纪轻轻就头顶稀疏,后来索性用?刮胡子的小刀全部剃了,成了?个与?庙里和尚有一拼的秃瓢,偏偏又?在花楼做事,可不就是“花和尚”。
花楼之中素来只有两种男人,一种是?来寻欢的,一种是?龟公,有些负责端茶送菜,有些负责充当打?手,解决闹事的恩客,或是?教训不服管教的楼内姐儿或哥儿。
过去钟洺和裘大?头有过几面之缘,坐在一张桌上喝过酒,这回有詹九这个两边都?认识的在当中居间,再见面时裘大?头对钟洺也算客气,没看不起这个底下村澳来的水上人。
而钟洺这回要托人办事,便客客气气喊一句“裘老大?”,给裘大?头喊得满面春风。
“昨日听詹九说你要送海参来,今日就得了?,过去都?说你水性奇佳,看来是?不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