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木盆、木桶、竹筐、砧板和平整的大石头,还有磨光了的杀鱼刀。
船一靠岸,看清是谁家的船后?,家眷们一拥而上?,帮着卸下?船上?鱼获,就地开始处理。
因为两头都繁忙,苏乙只和钟洺匆匆打了个照面,钟涵也没在水栏屋里等,春季比捕蜇季还要紧迫,又没有开水锅那等容易烫着孩子的东西在,所以哪怕是四五岁的孩子也会?带在身旁,有的已懂事,还可能帮着做活。
钟家一堆孩子,除了还做不好事,只求别帮倒忙的钟平安,人人都领了活。
“雀哥儿?,今天你姐不在,这里数你最大,他们几个都归你管。”
梁氏笑着同唐雀道。
酱摊的生意不能停,唐莺一早就自己?乘艇子去?了乡里,帮着照看钟洺家的酱摊子,考虑到?她一个人东西带不多,钟洺和苏乙已经提前?把?一批做好的酱存在了詹九家,这样不必她一个姐儿?家的来回扛。
唐莺一走,可不就是唐雀最大,他扬起头道:“三婶放心?,我肯定能管好!”
活计很快分清,三个大人负责剖鱼取胶,唐雀和钟豹负责洗干净鱼胶上的鱼油和鱼血,钟苗和钟涵则需要把鱼脑石从鱼脑壳里抠出来。
小孩子最不知干活辛苦,只当玩乐,钟苗和钟涵抠两个就要放在一起比大小,洗干净后?的鱼脑石大多数呈白?色,也有一些是淡淡的黄棕色,可以磨粉入药。
取完鱼胶的黄鱼全都被剖开了肚子,内脏丢进一个大盆,其余的一部分晒成干鱼,一部分制成鱼鲞。
到?了下?午,不少人还会?单独运一批鲜活的黄鱼送去?乡里码头的圩集上?售卖,钟洺和苏乙不打算凑这个热闹,渔汛来时因为收获太多,根本卖不上?价,一斤仅几文钱,不少乡里人一买几十斤,多也是要拿回家晒鱼干或者腌进坛子里慢慢吃的,钱太少,实在犯不上?折腾,
杀了一上?午的鱼,哪怕系着围裙,包着头巾,血水依旧溅得到?处都是,等到?最后?一艘船靠岸,无论是出海的汉子还是守家的女子哥儿?都暂且一歇,吃过午食下?午继续。
一口口大锅架在海边沙滩临时垒的石头灶上?,竹制的笼屉摞了数层,每层都是满满的黄鱼,其上?摆葱丝姜丝,淋一点黄酒和酱油,又在盘子周围摆一圈切成块的年糕。
另有几个灶用来煮粥和炖菜,出锅后人人都拿着自家的锅碗上?来盛,有的回船上?吃,有的懒得走路,就近找块石头就坐下开饭。
钟洺和苏乙也没回水栏屋,那边太远,身上?又脏得很,便?去?到?了船上?。
船上?的东西早就全都撤走用来装鱼,哪怕此刻鱼都卸走了,也残留一股子鱼腥气,船板上?随处可见亮闪闪的鱼鳞。
钟涵还发现一只还活着的小螃蟹,他拿起来看了看,把?它一下?子丢回海里。
新?鲜黄鱼的鲜味无法?描述,像是在舌头上?跳跃,就连清蒸出来的汤汁都让人不舍得放过,软糯的年糕蘸满汁液,一口鱼肉一口年糕,时不时夹一筷子菜,喝两口粥,一顿饭下?肚,三个人全都撑得有些坐不住。
钟涵吃饱了就犯困,钟洺打了几盆水冲船板,收拾出个勉强干净的地方,铺上?一件衣服让小弟躺着打瞌睡,他和苏乙站在船头消食,低声聊着今日在海上?和岸边所见,时而相?视一笑。
过了半个时辰,家家都吃完了,留在岸上?的去?刷碗洗锅,要出海的撑船离岸。
头一日忙下?来,人都累散了架,但还要强撑着在睡觉前?简单洗个澡,顾不得等头发晾干倒头就睡,第二天睁眼还是一模一样的流程。
连着半个月早出晚归,收获甚丰,除了交给族里的,钟洺自己?也攒了三十多只大大小小的鱼胶,分得了不少鱼脑石。
这场渔汛会?持续两月,但因当中有个海娘娘诞,三月廿十便?是过节前?最后?一日出海。
“嘿!我们这网子里有只大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