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9(2 / 2)

加入书签

苏乙还?想?象不出这咸水田是个什么模样,但听钟洺这么说了,他就也信服此事会顺利成真。

当晚两人搬出钱匣子,好生一番点?算。

告示上写明荒地一亩三两银,比起别处好水田一亩六七两的价钱,只需花上半数,还?有免五年粮税的好处,确实划算。

此外若想?认垦荒地,需拿着?现银去县城衙门,找户房登记名姓,办文书写田契。

“家里现有三张百两的银票,一百两的银锭子,散钱也有个百八十两,要么是碎银,要么是没换成银子的铜钱。”

年初时卖了和?常家兄弟做完生意后?,家里的家底子就是三百两往上月月增加,整个上半年过去,也没有什么地方能花得出大钱的,到今日为止,都有个五百两上下了。

这存银放在白水澳,估计他们家敢称第二?,也没人敢称第一,但平素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除却吃食上花得多些,别处未有张扬。

也正因如此,他们能掏得出现钱去买田。

“买少了不划算,左右都买了,咱们就往多了买。田亩多了,料理不过来也不怕,还?可买牲口、或是雇人来料理。”

钟洺心?知?咸水稻必定丰收,可旁人不知?,因此头一年观望的人会比下手的任多。

等来年第一季稻米收获,众人跟风而?入,能占的便宜可就少了。

就算都是荒地,肯定也分好地方和?差地方,来得早的也有得挑。

他算算存银,同?苏乙道:“我?想?着?,咱们不妨拿出一百五十两,买它?五十亩地,再拿出一百两用在这片田地上,雇人也好,买牲口也罢,足够使了,剩下的仍存在家里不动,这般就算有什么差池,也称不上伤筋动骨。”

苏乙便拿出两张银票来。

“你去县城,带这么些银子,还?是拿银票方便,一会儿我?穿上线,给你缝在衣裳内兜里,你到了城中寻个钱庄子兑开使。”

钟洺心?中感念颇多,他拥苏乙入怀,抱了片刻方道:“你信我?,我?定能给咱家和?咱们的孩子,挣出一片新前程来。”

第124章 态度

清浦乡码头上的告示, 自不会只有钟洺一人瞧见了。

唐大强和钟洺前后脚回村澳,回家先同钟春霞说了此事,但因他不识字, 是听那?乡衙小吏宣讲的,不算全然听明白, 只大概搞清楚了“水上人也?可买田”这句话。

“你说这衙门是什么意思,居然使派咱们水上人去垦荒种地?, 有那?银子, 存下来?买船尚且支应不开, 再去买地?,不说旁的,我连犁地?怎么犁都不晓得。”

唐大强摇着头跟钟春霞复述一遍, 显然是觉得此事没谱的那?一批人中的一个。

“你可晓得那?荒地?多少钱一亩?三两嘞!而且说是田地?,听那?意思, 不过是海边上的荒滩, 涨潮时全教海水泡了的,莫说三两,三钱银子怕是都没人要。我估摸着,这就是衙门又想了新法子刮咱们水上人兜里的银钱!”

他絮絮叨叨说一通, 钟春霞听在耳里,收拾干货的手往围腰上抹两下,思索着道:“甭管那?好地?赖地?,可都是田地?, 你要正经去买, 是不是也?给签田契?需知往前数个几朝几代,咱水上人可都没有这个好命。”

“且你说这遭是县老爷要试新稻种,还?给免五年?粮税, 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要是真?种出来?了稻子,那?不就是咱家的地?,咱家的粮?”

她还?记得钟洺提过

</div>

<script>_ad_hf();</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