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1 / 2)

加入书签

都是善心人,他是极乐意长久干下去的,说不?准哪日走远道,还能在?这里成个家。

——

梅月将过,芒种将至。

依着老人说的,芒种前后再不?插秧,就是过了稻谷的季候。

瓶中的野花在?清水中开了又败,经过数场夏日中的雷雨,地里秧苗亭亭,没出什么差池,田埂上?的秋茄更?是拔到了三尺多?高。

秋茄长得慢,红树林里那些十几年的老树也不?过丈高,但种在?田埂上?已经足够,它生出的果就是它的树种,摘下来沿岸继续栽下,再过个几年就是成片秋茄林,村澳里再不?缺木材用。

钟洺对着地里的秧苗比量了两日,又去千顷沙内别家的水田转了一圈,眼看确实差不?多?,便去了乡里牙行,寻到熟识的牙人,点名要先?前三月里雇过的两个汉子。

而这两人此次又带来两个老乡,四人一起跟着钟洺到了千顷沙,咸水田插秧晚,正?好和他们?家里的田地错开,是个说出去人人抢着干的好活计。

插秧一旦开始,就是从早到晚,清晨放干秧田里的水,上?午拔秧,下午插秧。

这四个青壮,再加钟洺和王柱子两个汉子,共是六人,忙碌一天下来,一人能插完一亩地,足足到了第九日,五十亩地才算是终于完成。

第141章 钓丁公

晨光初绽, 天边星月隐去踪迹,如墨的深蓝换做剔透泛白的蛋壳青,远方螺号声声, 当是村澳里哪家的汉子相携出海。

生在?海边,要是想讨生活, 四季都是闲不下?的,三四月里的黄鱼群走了, 五六月里墨鱼、鲳鱼接踵而至, 紧接着过不得多?久, 海滩上又要支起棚子架起大锅,四下?飘散起明矾酸溜溜的味道了。

年复一年,祖祖辈辈, 就是这?样遵循着同样的时节规律,一网接一网从水中捕捞起家中老小的嚼用。

苏乙起身时钟洺还未醒, 昨晚他?有心让钟洺好好歇歇, 所?以睡在?了床铺外侧,这?会?儿便也草草以木簪挽了头发,没打扰熟睡的钟洺和长乐,放轻步子出了卧房。

意外的是钟涵早已醒了, 正叼着牙刷子在?洗漱,见了他?,匆匆涮去口中牙粉,“嫂嫂早, 大哥还在?睡么?”

“这?小半月把你大哥累狠了, 今日?且让他?睡吧,就是睡到下?半晌也无妨。”

插秧这?事过去水上人?没做过,不知有多?繁重, 做过才知其中辛苦,实?在?比打鱼更枯燥。

饶是他?们家雇了帮工,钟洺的肩头也照旧晒爆了皮,好在?总算料理完了。

苏乙睡了一晚嗓子干,倒了半碗水润润喉,见钟涵穿戴齐整,不由奇道:“你要出去?”

钟涵提着从房里找出的鱼竿道:“今天麦冬哥哥要来咱们村澳给杜阿奶、齐阿公?他?们复诊,我和阿豹哥他?们早说好,要带着他?去海边钓小鱼和螃蟹呢。”

苏乙听得云里雾里,竟不知这?些个孩子什么时候有了这?等?约定。

不过黎麦冬自二月里在?白水澳待了一阵子,过后确实?每过十日?左右就来一趟,钟涵所?说的几个阿爷阿奶,都是饱受“鱼肉”困扰多?年的老人?家了,那眼皮子里长了“鱼肉”,磨得人?眼眶发红流泪,风一吹就泛疼,久而久之看东西?也模糊。

但得了出自黎老郎中之手的药方后,又是喝药汤,又是以药液擦洗熏蒸,听说是已好了不少,加上有黎麦冬时而问诊把脉,身上其余的小症候也一并?调理了,现今村澳里人?人?感念这?师徒二人?的恩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