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chapter100(1 / 2)
十一号夜晚的血月登上了Vb热搜,而紧随其后的下一条,就是近日持续高热度的未成年碎尸案。
“我家孩子从小就很懂事,知道父母上班累,一回到家就会主动帮我们炒饭、做家务,我一直都为小宇而骄傲。可我怎么都没想到,学校里竟然还有这样的败类……”
“自从孩子失踪,我就常常梦到他,梦到他和以前一样在家等我们,谁知等来的竟然是他遇害的噩耗。身为一个母亲,我都不敢想象我儿子生前遭受了什么样的折磨……”
案件的最新进展里,两位受害者家属一个接一个比惨,在视频里悲恸地痛哭流涕。录制结束后就是催促警方调查,让他们尽快给自己一个交代。
评论区依旧嫉恶如仇,那些平日默不作声的群众此刻都站了出来,谩骂凶手之余,还大规模地帮受害者家属转发视频,希望博得更多人关注。
网络造就一个密不透风的审判法庭,他们判定对错的标杆并没有那么清晰,反而更像是一场流行性疫情,在乌合之众里睥睨。
一切思想已经被正统垄断,而那些微弱的反驳刚露头,下一秒就被毫不留情地吞噬。
反复观看了两遍视频,林挽不禁为受害者家属的高超演技惊叹不已。
她就不信,作为家长能一点儿不了解孩子在校的所作所为。
一个初中生手里总是莫名其妙多出那么多钱,真当他们是打工赚的呢。
说到底不过是护着自家人,不想管罢了。
人们对于案子的讨论愈发火热,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把这当做一部喜剧,貌似是个不错的茶余话题。
冷眼旁观数十万人为暴露出来的线索争执,看着他们接二连三上钩,又何尝不是件乐此不疲的事。
可惜她现在的立场不是群众,而是那名万人唾弃的真凶。
因为某些人的煽风点火,她的工作量似乎又增加了许多。
真是个令人头疼的委托。
这段声泪俱下的说辞明显是受害者家属提前排练好的,目的就是为了唤醒人们本能的同情心,号召更多人帮他们声讨。
这样即便蒋文昊一家发了声明,也会被迅速淹没。
舆论的大趋势已经定型,再想改变恐怕很难。
现在只能搜集两名死者案发前欺凌威胁蒋文昊的证据,让法律对他的处罚降到最低。
案发当时两人就在勒索他,如果证据充足,说不定能将他的罪名变成自我防卫,过失杀人。
思索到这一步,林挽忽然感觉头部一阵绞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