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赵家老爷的套路(1 / 2)
赵家母靠在卧榻上捻佛珠,徐氏在旁同坐,沈三娘坐对面的椅子上。
听了沈三娘的话,赵家母神色稍霁。
“他家里还有什么……吗?”
当初新村建成,只要是条件好些的都过新村这边了,即便知道老村都是些穷人,徐氏还是问了一嘴。
沈三娘知道这是想探探庄楚生的家底,便说道:“除了婆子婶子就是一大堆嫂子,没别的了。”
赵家母和徐氏闻言都笑了,男子都不在家,留下老弱妇孺,那可是真穷啊。
沈三娘笑道:“这小子可能想巴结柳家,现在带着全家在柳家做帮工。”
“那柳家姑娘对他器重得很,好像让他跟着李工一起给帮工们发工钱呢。”
难为沈三娘能从刘婶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事情发展情况,说得好像沈三娘整日埋伏在柳家偷看一样。
刘婶就不一样了,关注点很低,只能看见眼前的东西,没法把视角拉高,概括出所有的情况,所以沈三娘并不担心她的生意被刘婶“抢”,她也不急着说刘婶拜托她的事。
总得让刘婶在吃点苦头,知道主动给沈三娘些好处费,沈三娘才能帮她在赵家母这里提一提长山的事。
“行了,那没事你就回吧,等再有什么再过来。”
徐氏发了话,沈三娘知趣地先走了,她也知道,不能没回都让生儿“交”学费,等再来两次,她自然有别的法子让赵家母犒劳她。
“一个穷书生,你惦记他做什么?”
赵家母见徐氏颇为关注庄楚生,不由得好笑,现在柳家发工钱都费劲,这个穷书生还能帮上柳家什么忙吗?赵家母只觉得庄楚生想占柳家的便宜,对此很不屑,却忘了她才是最想借儿子霸占柳家家业的人。至于什么洗衣石板,她们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根本没放在眼里。
不过是一群没见识的村民图新鲜凑热闹,很快就散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只要柳家工钱不够,她怎么折腾都没用!”
工钱不是小数,赵家母觉得柳倾雪卖力给柳家铺子招揽生意就像个笑话,谁不知道石匠铺子发不了家,一个石器说不准都能用一两辈子,连木匠都赶不上,也只有柳庆云那种直脑筋能把石匠铺子在这种小村开到现在。
要赚钱还得有像赵家这样的商铺才行,流通的货都是村民必须的生活用品,谁也躲不过进赵家铺子里买点什么的日常。
徐氏却道:“姐姐,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了。”
赵家母诧异,手里佛珠都停了,转头看她:“什么意思?”难道柳家工钱不够的事儿不是准信儿?
见赵家母脸色下沉,徐氏知道她又开始担心柳家工钱到底够不够,便笑道:“放心吧,那事是准的,我要说的别的……”
“等等,你总也不说为什么,今天就说说清楚,你到底怎么知道柳家垫工钱不够的?”赵家母干脆放下佛珠,不依不饶起来。以往徐氏处事她从来懒得问,只管等着享受好处就罢,但这件事赵家母想来想去总是不放心。
徐氏哪里能知道柳家的户头有没有钱,柳倾雪没断气之前,赵家就是拿着婚书去钱庄问,人家也不会告诉的,除非柳倾雪咽了气,赵家有了官府的文书,才能查柳家户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