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沈三娘再次出山说媒(2 / 2)
赵家母思及此处,忙对沈三娘说道:“你看那柳丫头跟那个书生真……能成了事儿吗?”
沈三娘一怔,立刻反应过来,笑道:“夫人真是开玩笑了,那书生又穷又酸,哪里比得上咱们家一根毫毛好,我看柳家丫头也是撑不起来家,随便找了个顶上吧!”她看出赵家母的心思,把话说得越发让赵家母活络了心思。
没等沈三娘继续费口舌,赵家母就绣袋里掏出了点体己,塞到沈三娘手里,说道:“你现在就去柳家,看看能不能把柳家丫头的心思转过来,你明白不?”
沈三娘哪里不明白,还是头一回见赵家母给钱给得这么痛快,她连声答应:“明白!明白!夫人我都明白!哎呀,说起来柳丫头这阵子肯定也想明白了,家里到底还是得有个男人不是?她没准儿正后悔跟夫人闹僵,小丫头一个不知道怎么说回转话呢,我这一去,她保管……”
“去吧,去吧。”赵家母略显急躁地说道:“这事情要是办成了,肯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徐氏见赵家母表明了态度,钱也让沈三娘揣了起来,便只好对沈三娘说道:“三娘子既然能说成一回,这一回定然也是能说成的,有劳娘子别和柳家东家姑娘一样,她年纪小,说话难免偏颇,娘子你就多说点软和话,哄哄她。”
徐氏这话说得就比较有份量了,这是让沈三娘求也要把柳丫头求回来了!沈三娘勉强挤出个笑容,对徐氏等人信誓旦旦道:“三娘一定竭尽全力,让柳家东家姑娘迷途知返!”
等沈三娘一走,徐氏对赵家母说道:“姐姐怎么又这么心急,就把钱直接给了出去,上次我已经给过她礼钱了,这回等事情成了再给也不迟啊,再说还不知道她能不能……”
赵家母听了这话,越发心焦,她道:“成不成的,总得试试吧,唉,那沈三娘不给到她手里,她能给你尽心办事?”
赵家母又道:“我也知道有可能办不成,但,咱们也没别的办法了呀!”
“不是我手快,而是这两天听说那边要回来人了,还不知道这回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只盼着青儿的婚事稳了,咱们才能稳哪!”
徐氏一听赵家母说“那边”,就知道是赵晟??赵家的真正产业所属人,要回来了。
徐氏道:“什么时候的事?怎么没听姐姐提过?”
赵家母道:“我刚才想和你说来着,这不赶上他回来。”赵家母指了指身后帘子里歇着的赵青。
“说是庄子里出了点事情,要回来处理,老爷正上下打点,准备迎接呢!”
徐氏默然,赵晟每次一回老家,整个儿赵家都得折腾一番,谁让当年人家娘过世之前,把傅家所有产业都划到亲儿子赵晟名下了呢,赵家老爷要不是当初把姓改过来,现在还没自己的姓呢!至于她们,赵家母,赵青,徐氏等人,简直就像是借住这里的亲戚,仅仅有吃有喝,接受施舍罢了。
前阵子赵家母以为官山路的事情稳妥了,连腰杆子都比往日更直些,赵家老爷对她也是另眼相待,甚至赵晟,也特地写信过来,信里头特别提到赵青,让这个弟弟修山路闲下来的时候,有空去京城里看看。这可是赵晟头一回正了八经提到赵青,还称呼“弟弟”,以往赵晟看待赵家母和赵青母子,比看待一个端洗脚水的仆从强不了多少,这些赵家母和徐氏这么多年,都是深有体会的。
若是搁在往日,只要赵晟一句话“京城铺子里有些忙不开”,赵青母子必须像狗一样,去京城里任赵晟差遣,不论是帮着看管运货,还是做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总点头哈腰,不敢有一句怨言,等忙完了赵晟给的安排,母子二人再看他眼色,必定都是立刻灰溜溜滚回象蚁村去,从不敢在京城那商铺里多待一时片刻,扰了赵晟清净。
而这次不同,赵家母因多年郁结于心的憋屈气终于舒展了一回,也壮着胆子和赵晟硬气了一次,让人回信说赵青修路忙得很,以后可能还得结交不少官家,实在没时间去京城看谁。
事后赵晟没再回信,赵家母想起这个心中就惴惴,也不知道这次赵晟回来会不会给她点颜色瞧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