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3姑娘是要开善堂吗(1 / 2)

加入书签

“免费的吃食……还有衣裳?”

萍儿喃喃重复着,她看着对面同样惊讶的庄楚生和庄谷,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萍儿知道,如果换做是她家人,那绝对是求之不得的。

通常像萍儿这种普通农户家庭,小时候家里养好几个孩子,能让孩子每天按时吃上食物,谈不上多好的东西,只要不饿肚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萍儿记得赶上灾荒年的时候,家里是要把一顿饭掰开,分成好几顿吃的,像她这样的小姑娘,小时候在大人眼里,那就是一种负担,是赔钱货。

所以女儿出嫁的时候,有的娘家才会往死里要聘礼,为了养大女儿,那可是全家都省出一口吃的才能做到的。

是的,对于女儿来说,很多人家并不把其当成正式的家庭成员,之所以说养女儿是全家的负担,是因为大部分人家都是把女儿的口粮算做额外开销的,尤其是食物不充足的情况下。

所以遇见灾荒年,有些人迫不得已就会把女儿卖掉,在这种时候,女儿就不算十个人,而是一份可以出售的财产,跟家里的牛羊一样。

儿子的话,就完全不同了,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可以接手土地和房产,爹娘老了要靠儿子养老送终,所以儿子是正式的家族成员,和女儿,牛羊完全不同。

女儿养的越大,卖得价格越高,待到出嫁的年龄,就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聘礼。

萍儿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刘婶年轻的时候,是从更远更穷的村子嫁到现在的村子里的,萍儿跟娘亲回过几次姥姥家,她亲眼看见过刘婶出身的那个村子里,出现过卖走女儿的人家。

刘婶嫁到马背村,种田耕地,日子还算勉强过得去,但萍儿和两个妹妹,也是吃长山和大哥长树吃剩的饭菜长大的,不仅如此,她们还得比家中两个男儿干更多的活,很小就开始下田地,帮着爹娘干农活儿了。

……如果说柳倾雪能为像她这样的女孩子提供免费的吃食和衣裳,想必所有人家都会抢着把女儿送到柳家学堂来吧?

这边萍儿还在脑子里感慨,那边庄谷已经结结巴巴问上了:“姑、姑娘,你、你这是要开善堂吗?”

连庄楚生也在旁看着柳倾雪,眸光闪动,英俊的脸上有着别样的情绪。

柳倾雪笑道:“怎么,这很奇怪吗?你们干嘛反应这么大?”

说起善堂,柳倾雪的确是考量过这一块的。打从她开始赚钱之后,她就没忘记柳家柳父当初追求的那种造福百姓的经商理念。

原来没有钱也就罢了,现在赚到钱了,而且攒够了足够多的工钱,保证山路工程能够如期进行下去,柳倾雪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大半了,但既然山路还没有进行检验,那她就想趁着这个功夫,把多余的钱拿出来,做些惠及百姓的事。

柳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要不然他干嘛没事带着徒弟们无偿给村民修桥修路呢?

柳倾雪不会修桥,修路也是只负责赚钱,其他全靠帮工们的努力,所以她想着顶着柳家的头面,做点别的公益事业。

起先柳倾雪确实想过开一间善堂,时不时为鳏寡孤独等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发一些好处,但村里有专门的类似机构,派出村衙的人在做这些事,总之官家既然有这方面的对策和措施,那柳倾雪就做些别的。

与其不断投喂,不如给某些弱势群体提供一条更长远的路。

所以柳倾雪打算在学堂开设女子课程,免费供村民家庭里的女儿读书,为了能让村民支持这件事,她在学堂供女孩子们吃穿,这等于是给生活贫困的村民家庭解决了一个不小的负担。

只要把女儿放在学堂里,虽然女儿读书要耽误不少时间,但最起码有吃有穿,比卖到外面要强得多,等女儿在柳倾雪的学堂这里长大,回到家还是自己的女儿,岂不是正合心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