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第7章(2 / 2)

加入书签

那人愣了一下,毕竟尹?可是从来不考虑这种问题的,只要大臣们的建议对自己有好处,他向来有求必应。

他试探着说了个保守的数字:“约莫,几十万两银子?”

“几十万两,也不多嘛,”殷祝随口道,“那就这位爱卿你掏了吧,朕承你的情,等建好了给你记头功。”

“……可陛下,臣一年的俸禄才不过几十两。”

殷祝冷笑一声:“那你告诉我,这钱谁来掏?北边虎视眈眈,大夏国库的钱,可不是用来干这个的。”

那人沉默片刻,什么都没说。

只是冲殷祝行了一礼,退回了朝臣队伍里。

周围一众大臣们听到殷祝的话,表情也都十分奇异。

平日里陛下拿国库钱为自己谋私,简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怎么如今又换了一套说辞?

他们想破脑袋也猜不到皇位上的已经换了一号人,只觉得这年轻后生兴许是不知何处得罪了陛下。

至于什么“北边虎视眈眈”的借口,都是狗屁。

除非万不得已,他们的这位陛下,是绝不可能花银子和北屹打仗的。

殷祝看着他们的表情,压下心中的无名火,耐心问道:“诸位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比如,北屹?”

众朝臣一片寂静。

须发花白的兵部尚书慢吞吞地上前一步。

“启禀陛下,边境近来并无异动。”

如果不是知道史书记载,一月之后北屹大军就要再度南下叩边,殷祝就真要信了他的鬼话。

“但朕有确切消息,说他们有动兵的打算。”他说。

兵部尚书掀起眼皮:“陛下这消息,确切可信?”

“千真万确。”

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议论声。

大臣们怀疑居多。

但言辞之间,都对北屹颇为忌惮。

几名武将眉头紧锁,脸色难看,估计是很清楚朝廷在对北屹战事上的一贯窝囊作风。

其中一位站出来道:“陛下,屹人狼子野心,若真开战,万万不可掉以轻心!须得提前准备,小心应对才好。”

殷祝点点头,说他准备提拔几个将领,叫人拟了几个名字出来丢给大臣们讨论。

这些将领就是他留给宗策的班底,年岁履历各有不同,但都是经由历史证明过的忠臣良将,不少还是宗策在禁军中的同僚、下属,保管偶像一用一个顺手。

但里面没有宗策。

殷祝打算等北屹来犯、宗策主动毛遂自荐时再任命他,免得偶像多想,还以为他在搞潜规则呢。

至于旁人的那些非议……

殷祝对他干爹有无比的信心。届时,战绩自会说明一切。

商讨结果出来后,殷祝瞥了一眼,便痛快地点了头。

“皇兄,臣弟还有一事。”

祁王上前一步,恭敬道:“母后生辰将至,臣弟打算请了悟大师来宫中为母后诵经,待到新年,再去无相寺请百位僧人做一场法事。”

这不是什么大事,殷祝随口就答应下来。

但他看着祁王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忍不住多嘴了一句:“祁王这段时间,最好还是待在家里,别出门走动了。”

历史上祁王于天佑五十年坠马而死,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日,但如今年关将至,算算看,这位也没多少时日好活了。

相比起尹?,祁王风评还算不错。

史书评价他“为人亲和,如春风拂面”。

很多人都觉得要是他当皇帝,大夏也不至于亡的那么快。

殷祝参加作者大会的时候,坐他旁边的姑娘就是写这个的,他顺嘴问了一句那女主是谁,姑娘一推眼镜,说她写的是腹黑总攻np文。

受她影响,哪怕祁王看上去再温和无害,殷祝依然觉得这小白脸一肚子坏水。

听到殷祝的提醒,祁王脸色苍白,诺诺应是。

殷祝也不管他误会了什么,见没人站出来,便宣布了退朝。

起身离开时,他不易察觉地踉跄了一下。

“陛下……”

苏成德发觉了,要上前扶他,被殷祝一个眼神制止了。

在摸清朝堂情况前,他不能露出太多破绽。

回宫后,殷祝瘫在椅背上,一手揉着胀痛的眉心,一手递给太医把脉。

太医收回手,神情严肃:“臣还是那句老话,陛下真的不能再服药了。”

“朕没有,”殷祝说,“朕已经七日未曾碰过任何丹药了。”

“正是。陛下切记,千万不可再服用丹药,尤其是那五食散……”

殷祝神情一僵。

“五食散?”

“是,”太医点头,“它虽能御寒治病,但过犹不及,陛下的身体虚不受补,它的药性太过刚猛,还是尽早戒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