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孜孜不倦(2 / 2)
冼夏猜到苏时倾会有疑惑,当下便解释给他听:“顾名思义:移筋易窍就是把筋脉和穴位,在体肤之下偏移毫厘方寸;变换重心,就是把气力、速度、精准等习武的重心有计划地侧重调整。”
苏时倾上道,明白了一两分:“和偏感术有点像?”
“偏感术就是挪移典的入门。偏感,偏差的只是五官五感;而挪移的是什么,你已经知道。”冼夏废话从不多说。
“你教我。”偏感术尚可以自行领悟,可挪移典??
苏时倾总不可能真拿刀剑剖解开肌肤,使筋窍穴位粗暴地更易。
冼夏分了股神力凝聚在苏时倾的气海,神力一到气海处,便被吸纳。这令苏时倾的神息更为精纯。
“你不是人。”冼夏忽出一语。
“啊?”苏时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冼夏复述重申:“想象你自己‘不是人’。”
不是人,那是什么?
“是风。是水。总之,做人之外的万相红尘。”
苏时倾随意偏头,看到了晨光。于是,选择做光。
“气海不在你的气海处,在光的末端、在光的起点,在光所途经的轨迹后。”冼夏像在念诗,利用抽象的陈辞,引导苏时倾气海挪移。
气海当然不能够抵达光的末端、起点、轨迹后。
但是,在苏时倾神识迷走的间隙,气海中心挪移离开了原位。
看似简单,却不简单。
动用的不仅仅是意念。神息在搭桥、精元在牵线,就连流淌的血液也为了气海的挪移悄悄改道。
气海都挪移了,还有什么不能更易?
苏时倾自由联想,一会儿学浮云聚散、一会儿习啼鸣噪弱。挪移的又何止气海?
筋窍不在筋窍,重心不在重心。
他不在是他了。
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人,首先得忘了自己不足的原样。
这一天,苏时倾过得很漫长。
漫长得何止度过了人的一生?
冼夏又一次在子时叫停:“可以了。足够了。”
在唤止声下,苏时倾恋恋不舍,元神回归到本身。
才发现第二天,这么迷迷瞪瞪地过去了。
冼夏刀子嘴豆腐心:“你现在迷瞪,夜晚睡时可不迷瞪。今夜会比昨日睡时更累……”
苏时倾还是那句话:“明日卯时,我会按时起身。”
即使是提前叮咛过了,是日晚间,苏时倾还是挨得很辛苦。
他一回到寝室就上了塌,也几乎是放松的那瞬间开始,周身骨骼像要断裂似的激烈地刺痛。
像在报复苏时倾违逆常规、改筋易窍。
苏时倾一整夜都没睡着。
疼痛得睡不着。
前半夜还尚且能堪堪阖目休息,到了后半夜,苏时倾只能睁着眼、咬棉被褥角强撑度过。
卯时的铜锣更声响起的时候,棉被和床榻都被苏时倾淌的汗水浸湿了一大片。
苏时倾没忘记约定。
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