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风萧萧兮易水寒(1 / 2)

加入书签

元平十六年的一个秋夜,大雨,宋府灯火通明,从外看去,与平时别无二致。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那屋顶的青瓦上,只能让人隐约听见屋中人说话的声音。

宋寒平望了望窗外的雨,又把目光落在了屏风后面那把供在桌上的剑,喃喃道:“凉雨知秋,今年的北疆之地又不知道会有多冷。”

宋寒平身后,穿着一身黑衣的人微微欠身,“将军放心,我白刚就是拼上这条性命,也一定护小公子周全。”说完,两人再无多言,只剩下屋外的大雨声。

直到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雨夜冲进两人的耳朵,宋寒平淡淡说道:“来了。”

宋夫人在一帮侍女的簇拥中抱进来一个孩子。这孩子刚满周岁,脖颈上带着一个金色的平安锁,不住地啼哭。

宋夫人抱着孩子安抚着,“阑儿不哭,阑儿乖,娘在这儿呢。”这孩子眨巴着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自己的母亲,伸出小手,略带笨拙地勾住了宋夫人垂在耳畔的一缕头发。宋夫人眼中满是慈爱,柔声哄着孩子入睡。

等这孩子渐渐安睡下来,宋夫人才颤颤巍巍地将孩子交给那黑衣大汉,眼眶微微泛红,对着白刚说道:“有劳壮士了,阑儿就托付给你了。”说罢,宋夫人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缓缓将自己的发丝从儿子手中抽出来。她转过身去,再也难忍泪水。

一旁的侍女们也纷纷落泪,回想这位宋阑小公子降生时,府中是何等的热闹,何等的风光,世人皆道贺宋将军喜添一位小公子,可眨眼间才一年多的光景,面临的却是骨肉分别。

“时候不早了,壮士请上路吧。”宋寒平叹了一口气,对着白刚一抱拳,说道:“路途多舛,壮士路上小心。”宋夫人拿出手帕抹抹眼泪,别过脸去,只怕再看一眼就要肝肠寸断。

白刚将小公子紧紧护在怀里,用衣服裹住,扣上帽子便冲门外走去。

一行人来到门外檐下,白刚转身向宋氏夫妇告辞:“将军、夫人,你们二位一定保重,在下一定尽力护好小公子,告辞!”说罢便一头扎进雨里,黑衣迅速与夜色融为一体,雨声也将脚步声掩盖得毫无踪迹。

宋寒平眼看着白刚来到院墙处,双足一点地,便蹿上了高大的院墙,身形微微一晃,便消失不见。

宋寒平眼中的眷恋一闪而过,他回到屋中,取下了那把尘封已久的剑,一道寒光闪过,利剑出鞘,一如往日那般摄人心魄。

“追随宋某至此,真的难为诸位了。”

雨越来越大,大到已分辨不出雨声和急促的脚步声。大周明圣殿前院,一抹红袍在这雨夜里格外刺眼。

章宁大步流星地跟在一个小跑的太监身后,走进大殿,来不及整理仪容,直接跪倒在天子面前,从怀中取出一封奏折,双手颤抖着举过头顶,大声道:“臣章宁,冒死启奏陛下,宋寒平密谋叛乱,其心可诛!臣恳请陛下将其乱刃分尸,以示我朝天威!”

殿外突然响起几声惊人的雷声,听得人心里慌乱不已。

那封弹劾当朝武将的奏折被递到天子眼前,只见当朝天子眉头紧皱,难掩愁容。他的目光扫过这份奏折,在“叛乱”二字上停留许久,似是看到了什么难以容忍的东西,他右手一挥,将奏折从玉案上打落在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