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穿成早死的拖油瓶46(2 / 2)

加入书签

廖振国克制着自己的心思,已经许久没有见江清清了。

此时突然四目对视,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还是江清清先打招呼:"廖公安,最近很忙吗?许久没有见到你了。"

廖振国隐藏在帽檐下的耳根泛红,眼神躲避:

"是有些忙,前几日王二麻子冻死在街上,当天风雪交加,我一直在查看有没有人见过他。"

"廖公安真是人民的好公仆,我十分敬佩,查到线索了吗?"

廖振国迟疑的说道:

"经供销社工作人员的口供,当天王德芳去过供销社买玉米榛子,在路上可能碰见过王二麻子。"

"有人正看到他们俩在一起吗?"

廖振国皱眉:"没有,死无对症。"

江清清有些遗憾没有证据,

,张小宝的亲姐姐,在机械厂宣传部上班,目前借调到机械厂广播站。″

刘主任一听这介绍,瞬间头疼起来,走了一个难缠的王德芳又来了一个亲姐姐,这是要把知青办搅的天翻地覆啊。

"江同志你好,你是来问张小宝下乡的事情?"

"刘主任你好,请问张小宝下乡的具体位置在哪?"

刘主任指着墙上的地图这里:"西北大和县,榆桃村,那里修路需要大批的人手。"

江清清扫描了一眼这张简易的地图,随口应付道:

"据我所知,有城镇户口未满16岁的小孩子,无需下乡。"

刘主任额头上急的直冒汗。

"这个……王德芳是知道这个事情,而且报了名也不能反悔的,再一个我们知青办已经把粮票补贴送给了张小宝。"

刘主任提醒江清清,张小宝是愿意的。

廖振国咳嗽了一声:

"刘主任,张小宝年纪小情况特殊,我们应该灵活对待,大河县那个地方穷困,又正在修路,"

"张小宝这样的孩子过去也帮不上大忙,反而还会拖后腿,这不是违背了下乡建设新农村的初衷嘛。"

"我们也不为难你,给他换到红旗公社,那边有亲戚也好照料,也给孩子留个活路,免得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还得牵连到刘主任。"

刘主任原以为江清清过来是为了撤销张小宝下乡的事,没想到只是换个地方。

连忙答应:"那行,就换到红旗公社,江家村。"

pS:"宝子们10万字上架了,开始推荐有人吗?单机真是太孤独了,给个回应吧,在这里留言或者是点点催更,提提意见啥的,比心如果可以给个五星好评鼓励一下作者,万分感激。"

喜欢快穿,年年年,年代文请大家收藏:快穿,年年年,年代文

</div>

<script>_ad_hf();</script>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