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首胜已修可看(1 / 2)
回到比赛开始,双方的最终阵容如下:
FTG:上单奥拉夫,打野青钢影(卡密尔),中单妖姬,下路德莱文,辅助锤石。
CAG:上单阿卡丽,打野蔚,中单岩雀,下路卡莎,辅助布隆。
从理论角度来说,三条线上分路,CAG上路优势很大,阿卡及比奥拉夫灵活很多,是团战中很难第一时间被解决的一把利刃。
中路这里,在灵活的,爆发能力高的诡术妖姬面前,岩雀注定要在对线上落入下风。李希宸的对线会很舒服,这是在bp确定的瞬间就注定的结果。
下路,德莱文锤石是rank里的经典组合,比赛场上其实德莱文的出场次数并不高,因为德莱文主要靠捡斧头叠层数杀人提款。一旦阵亡就会损失75%的层数,反而有可能发育落后。所以在职业赛场上,德莱文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是第一选择。
CAG的辅助是布隆,布隆可以举起盾牌挡住锤石的钩子,这就给FTG的下路对线增添了一些难度。
整体来看,FTG的阵容不确定因素多,对于要求稳定的职业赛场来说,风险实在太大。
一般来说,陆松节不会做出这种bp。
但下路两个人正好性格互补,自从第一次训练赛落败后,朴东彬就很听江煦的话,所以只要前期保证不死,不掉被动,后面团战杀一个,这德莱文就能直接起飞。
中路李希宸下限上限都很高,是个遇强则强类型的选手,大家表现得越信任他,他能爆发出来的能量也就越大。
至于上野这一对组合,他们已经用这段时间所有的训练赛和双排对局,向整个教练组证明了他们之间的确有着无间默契。
很多时候周亿和沈珩的操作同步到,像是一个人在同时操作两个英雄一般。「上野共脑」这词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所以尽管否定这bp的原因有那么多,但陆松节仍然愿意选择这样做,他认为这就是最适合FTG五个人的bp,他相信场上的这五名选手。
进入游戏后。
CAG这边一级站位传统,而FTG这边直接全员下路集合,抢前草做视野的布隆第一时间被青钢影减速,虽然布隆及时学了盾牌挡住了锤石的勾,但德莱文一斧子从侧面砍过来就注定他会交代在这里。
人头最后由周亿的奥拉夫砍下,他拿了400的一血钱,再回到线上时,不仅不亏还因为装备领先阿卡丽,导致阿卡丽处处受限。
沈珩这厢直接从下半区红开,明牌向上刷的路线却被他玩出了花样,自家野区野怪刷完后,他直接给对面下路安排套餐,逼出了卡莎布隆的闪现。
下半区的优势基本可以确定,沈珩b回家出了装备,这才悠悠地来到上半区刷野吃河蟹。
但他仍然没有去上的打算。
打完河蟹,沈珩pin了中路信号,示意帮抓。
李希宸正在利用妖姬的灵活几次突进到岩雀的撒石阵上清兵,又在岩雀要抬他的时候及时后撤。
李希宸在中路玩的很开心,看见信号语气有些得意道:“来蹭助攻吗?”
“你这话说的好像没我你能单杀一样。”沈珩笑道。
沈珩作势要撤,实则进了对面F6,李希宸早pin了对面的眼位,因此沈珩操作着卡密尔,以极其小心精细的走位避开了对面的眼。
看到这一幕的观众纷纷惊呼,直播间弹幕里也满是问号。
解说A:“这一波看起来cruel是要对岩雀动手了,哇这个卡视野,好极限!”
解说B:“岩雀对线对到一半说怎么从我自家野区冲出来个人,上来就给我一个二踢脚。”
解说A:“这时候岩雀千万忍住啊,技能一定要留着啊。”
解说话音还没落地,岩雀就将刚刷新的技能撒向前方。
解说B:“完了!”
沈珩直接操控着青钢影翻墙出去,扫腿减速岩雀。岩雀根本没想到自己野区里会翻出来个沈珩,下意识交出闪现后,突然看见妖姬也冲了上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