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2 / 2)
李辞盈早听说过这位酷吏的逸事,闻言恭声拒绝,“妾不敢,世子有什么吩咐还请直言。”
“你不敢?”对面那人像听到什么笑话般,哼笑两声,一手撑住额,扯唇道,“我竟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裴夫人不敢做的??”
不坐便罢了,他侧脸睨她一眼,展展袖笼,凉声道,“你虽长在边城,然河东裴氏之名应当也有所耳闻,裴家一向眼高于顶,从不允儿郎与五姓外女子通婚,更何况你一介平民商贾。”
“你倒是有些本事,哄他为你做这手段。”
原来只是这件事,李辞盈心绪稍定。改籍书一事不假??三年前裴听寒在陇西历练时不过小小边城郡守,无法违抗族令与商贾之女成亲,这才迂回曲折为她寻了陇西李氏远亲一支,令收为义女,改名昭昭,混过此关。
可如今不同,年初裴听寒剿了吐蕃设在函嘉关外暗哨,鏖战数月,活捉了吐蕃首领,最终收复落在敌手的瓜州、沙州。官家大喜,晋他为陇西行军司马兼陇右观察使,全权西境战事防务。
此次回长安,不仅为领功述职,更多是裴听寒欲为她请封诰命??李辞盈垂眼扫过裙摆上的绣金枝花??到禁中的第一日裴听寒已递上金帖,只待名字刻上云笈玉牒,她就是官家亲封的一品国夫人。
衣裳上也会绣上凤凰。
即使此时裴家知晓她的由来又如何,不过敢怒不敢言。
李辞盈笑得轻盈,“据妾闻,萧世子原是幽州人氏,与河东郡并未沾亲带故,萧、裴两家三代内似也无姻亲牵连。故而,使君是否应配名门淑女,似乎不必遵世子示下。”
萧应问冷声道,“使君曾为肃州郡守,事刑狱监察之职,听闻为官数年从未有过一起冤假错案,一向为边民称道,有青天之名。想来??”他拖长音调,狭长的眼中闪过暗光,“夫人红袖添香之际,少不了读过《魏律疏令》罢?”
他支手撩开小几上的白玉镇纸,好整以暇地向后靠了靠,蹀躞带上金石击玉,腰间那枚半旧云纹荷包也显露一隅。
李辞盈眼角轻跳,硬着头皮回答道,“大魏同色而婚,妾与使君皆为良人,于礼于法并无不妥??”
“并无不妥?”萧应问哼笑重复了一遍,片刻后,他了然颔首,“的确。”未等李辞盈顺下这一口气,那人却忽地撩袍立身上前。
高大的身影遮住了殿中唯一一盏光源,令人窒息的黑暗与威压顷刻化做阴影扼住她的喉咙。
那人长腿轻迈,行到咫尺也没有停下的打算,离得近了,华衣上染着的月麟香直直扑到鼻尖来。李辞盈慌忙退了两步,脚后踩空险些摔倒,好在混乱中手掌按住了一旁的堆花案几,勉强站稳。
“你??”李辞盈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短促的呵斥,下一刻,一只冰冷的手掌已擒住她的颈子。
“既然一切合乎礼法,那么??有人实在不必听从我的话到这里来。毕竟以你我二人的身份,并无任何理由能够私下会面。”萧应问笑了声,变了个懒散的语调,像与友人叙闲话般轻声道,“又或许,是有人做了善事忘记留下名姓,害怕别人不能夜半上门报恩?”
李辞盈心里猛地一颤,勉强笑了声,“妾不明白世子说的话。”
“不明白?”他低低地哼笑,眼神在她周遭巡梭一遍,右手忽然握住她的臂膀,手指隔着薄薄的绯罗纱慢慢向下,最终扣住她的腕靠向腰间。
实在不必思索这个男人是否见色起意,他左手两指始终紧紧按在她跳动的颈脉,面上神情寂冷,幽灼的一双眸子盯着她,凉得像在看死人。
她触在那条暗金束带,一点点凉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