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第六章(1 / 2)

加入书签

裴听寒其人,本属洛阳裴氏中不太受嫡系重视的一支,萧、傅二人上一回见到他还是孩提时候。

建隆五十九年的千秋万盛节,宗国来使,裴听寒随亲族从东都往西京参太和宴,大人们觥筹交错,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儿郎便一同在殿外投壶娱情。

虽看不惯那几个东都崽子倨傲的做派,但同是世家子弟,又是在禁中,表面功夫做做,倒没闹出什么事。

去岁初,裴听寒中武举,也来过一趟长安,恰好萧应问出游蜀州,那便是没有遇见过。

此刻能认出来,多亏他俊朗玉隽的一张脸。

时年能中武举的郎君们大都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是以巡街时候,一众举子打马疾走长安街,裴听寒一袭赤色披氅烈烈风扬,清磊身姿火团一般掠过去,不知引得多少前来观礼的贵女瞩目。

后有好事人将这一幕绘做书笺在文玩馆贩卖,不止一日售罄,更有买家为错版一张掷金争抢。商人们得了商机,不多日又出画像、纸扇等制品,长安城人人趋之若鹜,竟至有漏网之鱼飘进了清源公主的书房里。

隔日,她就喊人给自家不孝子订来一张火红披氅,配上鹤纹缺胯袍,再佐以润洁细腻的赤玉珠冠,奢华流光,贵不言说。

不说那时已是七月盛夏,再一听此物与裴家人有关,萧应问怎肯费力试穿,白挨了一顿?嗦,没忍住回嘴一句,立即被赶出府门。

且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三月初三,裴听寒不应该在这里。

“真是冤家路窄。”傅弦亦从最初的愤怒中清明过来,“三州巡防至少月余,遇上连绵风沙日则耽搁得更久,他怎会这个时候现身肃州?”

没人能回答他的疑问。

两句话的功夫,少年与白马风旋电掣般驰来,裴听寒甚至还穿着巡防营的朱漆山纹披甲,行到眼前横马急刹,他勒住缰绳,鞍鞘后悬着的凤翅兜鍪“哐”一声击腰侧的令牌,金器嗡鸣。

裴听寒扫一眼神色严肃的众人,狭长的眼睛微眯,却也并不下马,只扬声问道,“尔等何人、因何故逗留在此?”

既是商队,见到着甲胄者自不必再戒备,萧应问令众人除了兵甲,可傅弦早不耐裴家势力,见到那人语调轻慢,上前一步呛声回他,“你又是何人,深夜独骑这样匆忙,莫非是逃兵?”

萧应问扶了人肩膀把人往后压,侧身喊人将过所(注1)拿来,继而拱手对裴听寒道,“小子无知,兄台莫怪,吾等受太行山定风山庄所托,往陇西矿场寻魂晶石,误入此林间,实属意外。”

过所勘验无误,裴听寒也不和小孩儿计较的,躬身将文牒等还了,清澈明亮的一双眼带上笑意,“幽云林常有雾霾,无人向导则寸步难行,你们头回到肃州,困在这里也不算得奇怪。”他昂首看看天色,又道,“只是某现下有急事要办,否则应当领你们出去。”

看他这样子,似乎并不知他们的身份,片刻思忖,萧应问微微皱眉,做了个担忧的神情,问道,“兄台这般疾驰,莫非是蕃贼又来扰我边境?”

裴听寒摇摇头,朗声笑道,“不必忧心,只是某的私事。再等一个时辰雾便会散去,劳烦你们先修整。”他微微颔首,“打扰。”

什么私事会让他巡州后连甲胄都没来得及脱就要去办的?萧应问见那人抬着缰绳就要走,又上前一步,“兄台??”

刚一开口,却见那人忽得笑意敛尽,原本澄清的眸色一瞬席卷沉星。

萧应问下意识扶住刀柄,顺着他的目光回首看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