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2 / 2)
颜瑛转过头,看见颜瑾在门前闻言略一停步,随后不待她回应,已先径直踅过来在这头落了座。
颜瑛这才挪步,依言挨在了李月芝身畔坐定。
浅涛阵阵,座下微晃,她交握双手于膝上,目光穿过窗间落在晨光初漾的河面上,背脊挺得端直。
河对岸忽传来一阵嘈杂。
“诶,”正在甲板上准备发船的梢婆顺势张望了两眼,“裴家这么早就要出船了?”
颜瑛循声细望而去,果见那座大宅高门洞开,一行子仆从团团簇簇地正在往船亭方向挪。
李月芝提醒梢婆子:“哪管着人家的安排,你径走你的,莫误了我家时辰。”
船行水上,很快就将那本就不甚清晰的喧杂之声给抛在了身后,颜瑛静静陪坐在李月芝身旁,穿过窗间的目光遥遥看见那座大宅门前不知何时又牵来了匹高头白马。
她轻攥指尖,转开了视线。
待下得船来,岸上便随风扑过一阵此起彼伏的喧嚷,母女三人将身上略作整理,而后穿过晨雾烟火,踏入攘来熙往的街市,径向着虹桥以北行去。
南江县的女眷们自来在本地求姻缘有三个知名去处,净月庵便是其中之一,以往逢日时此间也算是香尘不断,相比而言,今日却显得平常了些。
颜瑛略打望了一圈,尚不见戚廷蕴的踪影。
姐妹两人跟着李月芝在主殿里烧完了香,又循例一人求了支签,正出来准备往偏堂去寻解,忽而迎面碰上个满头堆花的妇人,见着李月芝便笑眯眯地道:“哎哟,这不是颜秀才娘子么?连日少见,您近来可好?”话这般说着,目光直往旁边的颜瑛身上瞧。
李月芝携了丝笑,应道:“汤妈妈好,你这是有活计在身?”
这汤氏平日在纱帽街上守着个茶摊子,兼着从往来主顾那里讨些做媒的活儿,闻言便接道:“这裴家巷的二爷从京城回来了,南江县谁不晓得?今儿裴大太太往城隍庙烧香,那头可热闹得紧。偏我这人就怪,不爱去烧那些热灶??若要我说,都是在白忙活。”
言罢,她又续道:“我先在这庵里转了一圈,就只见得大娘子和小姐们了,这才巴巴上前来打个招呼。”
“劳你挂心了。”李月芝又笑了一笑,“我们且还有些事,你改日来家里吃茶。”
汤氏听了,见牙不见眼地点头应下。
颜瑛跟在李月芝身旁复行了几步,忽听她用恰好三人间能听见的声音叹道:“这裴却瑕不过是回乡来休养,苏州府的大夫都尚不敢说比京城的好,却有做媒的上赶着。”
颜瑛没有吭声。
颜瑾听了,温温应道:“幸而奶奶想得周到。”
说话间行至偏堂,解签台处恰好无人,李月芝便让颜瑛先行两步,将求到的签递给了坐在那里的女僧。
那姑子抽出签文看过,口中念了几句,说道:“此卦乃‘刘晨遇仙’,虽是中签,但若求姻缘倒也可算相合之象,只这签是锥地求泉,以立足当前为佳,若往他处努力谋求恐反而不可成。”
李月芝微蹙起眉:“但立地不动是当前,一步而后止亦是当前,如何又知该立于何处?”
姑子正要再说几句,颜瑛却开了口。
“想是顺其自然而已。”她说,“既是天机,奶奶也不必为我作多问,还是让瑾姐来解吧。”
她起身让到了一旁。
忽有人叫她:“莲姑。”
颜瑛回过头,果然见戚廷蕴从门首进来,于是眉眼轻弯,目光向她示意自己这里已经完事。
刚刚在长凳上坐下的颜瑾复又站起来,出声唤道:“戚表姐。”
戚廷蕴牵牵唇角,算是还了礼,随后向着李月芝道过万福,说道:“颜大奶奶,今日恰巧遇见,我想邀瑛妹妹一道去逛逛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