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巧遇(2 / 2)

加入书签

谢婴将指尖放在唇上,作了个噤声的动作,朝二人微微一笑,“本官只是出来用些朝食,用不着行礼,快起来。你们也坐。”

“小的知晓了......”

二人呆若木鸡地点了点头,浑身颤抖地又坐回了谢婴身边的位置,而后搬着两只小凳子,使劲地往一旁挪了挪。

“哒哒哒。”

每发出一声凳子摩动地面的声响,就是二人的凳子又挪出去几寸。

“李大哥,你肩膀处都要淋湿了。”

沈雁回将一叠煎饺端给谢婴,转身一瞧,沿着木檐聚拢的秋雨直直打在李大河的肩膀上,滴答滴答。

“沈小娘子说的极是。”

“不,不碍事。小的,我,我习惯了。”

“坐过来些。”

眼瞧着二人越坐越远,谢婴朝他俩招了招手,又奉上了他的招牌笑容。

“啊......哦。”

二人机械地往谢婴身旁坐了坐,欲哭无泪。

这个笑到底是怎么回事,老觉得自个儿的脖颈处凉飕飕的。

明成靠在小食摊旁替二人捏着汗。

谢大人在青云县倒是多笑,并不常见。

可在汴梁时,不苟言笑的谢大人是最好相处的。万一谢大人要是冲着同僚们一笑,同僚们势必夜里睡前都要想破脑袋......

梦里也想着:这小子是不是又要使什么坏水了。

“好吃。”

暄软又酥脆,竟结合得如此巧妙。

谢婴才没有想那么多,毕竟来了青云县,多笑笑,显得他是位亲切的好官。

他夹起面前的煎饺,片刻下来,就吃完了半碟子。

“谢大人怎么想着到码头来用朝食了。”

沈雁回给谢婴打好骨汤,端到跟前,“码头离县衙的路还是有些远。不说县衙会备好朝食,就是出了县衙走上二里,也有朝食铺子。”

李大河与孙伍二人头都不敢抬,就想着速速吃完面前的煎饺,赶紧飞奔回船上。可听着沈雁回这样说话,他们更是连咀嚼都不敢大口,双双用余光去瞥她。

这是已经熟得什么样子,才能这样轻快地与县太爷交谈呐。

“县衙的厨娘告假许久了,连你祖母送的腊肉咸鸡,都是明成在晒,眼下都是捕快们或是县衙本有的几个仆从轮流做的饭。不过你这煎饺,很好吃......”

谢婴戳着一只煎饺,抬眼看她,“比汴梁城铺子里头的还好吃。”

“僵怪杀人”案未破,如今别说是请厨子,就算是想去牙人那儿雇几个人,都寻不到牙人,全都躲在家里呢。

“沈小娘子你可知晓,咱们县衙的厨娘,就是那周仵作周恒的妻子......她年岁大了,又才丧夫,定是伤心至极,咱们也不好这个时候再请她回来做饭啊。”

明成在一旁站着插话,拢共就只有三个凳子,他是没有位置的。

沈雁回递给他的煎饺,他只能端着碟子站着吃。从前谢婴说话,他很少插话,不知是不是被眼前的沈小娘子带动了,自打来了青云县,他总要插上几嘴。

“那确实,不过......”

沈雁回还想开口,却被谢婴打断。

他捧着汤碗轻轻吹气,喝了一口,“毕竟是第一位死者是船工,本官亲自来看看。调走的吴大人几乎什么都未查清楚,那卷宗除了记上他们的姓名、年龄与住址外,空落落的,什么都没有。”

“这样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