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当朝新贵克妻侯爷(2 / 2)

加入书签

那宣旨内官完成了差事作势要走。

卢夫人不动声色的从袖口掏出一袋绯色锦囊不着痕迹地塞给了宣旨内官,她笑容和煦道:“劳烦大人辛苦走一趟,一点小心意,不成敬意。”

那宣旨内官掂量了一把绯色锦囊,随手纳入袖中,脸上笑意更盛。

“夫人多礼了,咱家只是尽心尽力办好陛下的差事罢了。时辰也不早了,去往定安侯府宣旨那队人马想是已经回宫了,咱家也得抓紧赶着回宫复旨。”

沈渊拱手还想再做挽留,被那内官三言两语婉拒了。

卢夫人想趁机打探内情一路送着宣旨内官出府,她态度谦和让那内官很是受用,不由得在府外多闲谈了一会。

正厅氛围沉默良久,沈府众人神色各异,脸上没有一丝喜色。

沈思漓忘了自己是如何领旨,也忘了宣旨内官何时离开。

等她回过神来之时,仍保持着跪姿将黑牛角轴捧在手心。

沈思漓神色慌乱地朝沈渊投去求救般的眼神,嗓音轻颤道:“父亲,陛、陛下将我许配给……安定侯……”

沈渊扶着案几坐下,握拳捶桌,沉下声音咬牙厉喝道:“漓儿,你出府时可有招惹什么人没有?亦或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沈思漓吓得脸色苍白,赶紧磕头,言辞诚恳道:“父亲,女儿深知沈家女在外需得谨言慎行,并无与他人生过口舌是非,也从未招惹旁人。前次赴宴还是在半年前,女儿伴在母亲身边,不曾有片刻分离,父亲,母亲她是知道的……”

眼见沈渊脸膛赤黑,沈逸行顿觉不妙,挺身而出挡在幼妹身前。

“父亲稍安勿躁,这圣旨来的蹊跷,不妨等母亲回厅再做商议。”沈逸行身着玄青色交领长衫,眉目清秀,长身玉立。他躬身作揖,保持着姿势,为她辩解道:“母亲时常调侃五妹妹是个木头疙瘩,那些官僚家眷问她话,五妹妹都要小心斟酌着回,生怕多说多错给沈家丢脸。如此看来并不一定是五妹妹那出了差池。”

沈思漓抬眸看向沈逸行的背影,不禁心生感激。

“那怎地好端端的,圣上要把她赐婚给高靖远那个克妻煞星?”沈渊此时气上心头,连最疼爱的嫡长子的话都听不进去,连连重拍案几,高声斥吼道:“定安侯前些日子才过完三十三岁生辰,同我一般的年纪,竟然要娶我才十五岁的女儿,真是可笑至极!”

沈逸行蹙着眉大胆猜测:“沈、高两家素有旧怨,大伯父就是因得罪定安侯府才被贬去幽州,难道陛下是想缓和两家关系?不想文官与武将闹得太难看?”

沈渊眉头紧锁若有所思,他嫡亲兄长沈濯原任御史中丞,责在监察弹劾百官。

因定安侯办事不力屡次进谏而遭报复,这才携爱妻詹氏离家远行,独留下长子沈逸晋在胤都备考秋闱。

沈氏一族只有他们兄弟二人相互扶持,如今家中子弟尚年幼,官场后继无人,只有他独自撑起振兴沈氏的重担。

本就势单力薄的沈家,说是摇摇欲坠也不为过。

而高靖远先头那位夫人是当今皇后的亲姑姑,不仅是当朝新贵还是半个皇亲国戚。

虽说人是不在了,可有小世子的关系在,两家仍是姻亲。

陛下若是真心想给定安侯找个填房,纵然他克妻之事名声在外。凭着陛下宠信和侯门权势想要在门当户对的人家找个适龄女子并不难。

或是像先前两位侯夫人那般从世家大族中挑选,从门第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