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嫁妆加倍(2 / 2)

加入书签

薛明晖身为女子行事乖张,仗着身份胡作非为,还落井下石逼迫未婚夫家退亲。

实在离经叛道,伤风败俗。

奈何镇国公府尊贵堪比皇族,纵然知晓沈思漓受尽苦楚,沈渊开罪不起威严肃杀的薛老将军,只好交代族中子弟低调行事莫要再生事端。

沈渊等人一一落座,沈渊朝东阳长公主拱手,笑盈盈道:“日前下官家中同日遭遇红白喜事,家母亦相继悲痛病倒。顾此失彼,难免怠慢了漓儿,幸而小女得殿下垂爱得以相伴左右。千酬万谢无以言表,此画乃郭大家所作《早春图》,感念殿下对小女多日的照顾。”

沈渊扶案而起,双手捧起案上古朴的长木匣微微躬身献给东阳长公主。

后者稍看向侍女,红袖快步接过画作,返回东阳长公主身侧。

“诶,说这些岂不见外,”东阳长公主摆了摆团扇,轻描谈写道,“亲戚之间互相帮衬也是应该的。”

“殿下说的是,亲戚间自然是要互相帮衬着的,”卢夫人微微一笑,旋即话锋一转,“您是性情中人,热心快肠。可我们总不能仗着您的好心,失了礼数才是。如今家中整顿了当,思漓这丫头在您府上客居已久,实在多有叨扰。”

“这不,再过些时日,婆母即将启程奔赴幽都到濯大哥那儿去。我们就想着将五丫头接回家去,好一家团圆,老太太也高兴些。”

邱老太太如今彻底是摘干净了,纵有千般过错,都是旁人教唆的错。

不论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沈家人无一不将家中阴私烂在肚子里。

“幽州偏远,千山万水长途跋涉。外祖母年事已高,又才大病初愈,着实不妥。”东阳长公主撑着案几,皮笑肉不笑道,“依本宫看,不妨送去郊外田庄,绿水青山很适合养病。也免了奔波劳累。舅舅意下如何呢?”

“何尝没想过,说来惭愧,我们家在胤都郊外并无置业。况且也没道理放着好好的家不住,却住外头田庄的道理。”沈渊面露愧色,哀叹连连,“大哥得知老太太病了,连忙写信回来,将我夫妻二人狠狠地训斥了一番。直言信不过我俩,让老太太去到幽都由长子长媳亲自照顾更为贴心些。”

沈濯信中言明利害,将邱老太太送离胤都既不损子女名声,也算惩治了老太太。

东阳长公主看破不说破,沈濯怕不是担心邱老太太闹出更大的祸端,让其远离胤都还能安稳些。

“如此说来,大舅舅用心良苦。”东阳长公主点了点头。

“是呀,”卢夫人叹息道:“说起来,自老太太生病后,五丫头作为亲孙女客居长公主府不曾回家探望过祖母。唯恐日子再长些,那些个不知情的议论起来又要说三道四了。”

东阳长公主府冷哼一声,对那些闲言碎语很是不屑:“那些个没长眼的,只会在背后搬口弄舌。哪里懂得表妹身份贵重,嫁入侯府是要为定安侯化解煞气的。若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将人冲撞了,岂不弄巧成拙助长了煞气。可怜表妹拳拳孝心无人知晓,那可是甘愿冒着山崩之险上山为外祖母焚香祷告的好孙女呀。”

沈渊意外地偏头向小女儿求证,沈思漓难为情地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要有外人议论起来,谁又敢说沈思漓不孝。

而东阳长公主面上似在为沈思漓打抱不平,眼下之意却是暗暗提醒沈渊家宅不宁,难免会有厉鬼索命。

沈渊摩挲着紫檀木扶手,东阳长公主话里话外是不准备放人归家了。

他不死心说道:“前些日子定安侯登门商议婚事,依着高侯的意思三书六礼,繁文缛节,一切从简,尽早把事办了。漓儿也该回家安心待嫁。”

“巧了不是,”东阳长公主早有准备,笑着回答他,“这门亲事乃是本宫向陛下提议的,未料及陛下觉得这门亲事甚好,也不多想想便下旨赐婚了。”

“可两家门第相差甚远,本宫实在担心表妹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