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天下共逐三(1 / 2)

加入书签

昨日魏女郎之举,在会稽城里是出了名,项梁自然一清二楚,连连称赞,又可惜她只是个女儿身,但也给她一份面子,毕竟日后在会稽,自有她一份名望。

对于过于能耐的人,一切规则都不是规则,昨日魏府递拜贴,今早便差亲兵去请了。他们面上非讲究那份性别之分,但身体又都很诚实,毕竟这时候还不是明清酸儒礼教当道。

魏倩一个没去社会上卷过的人,对打工卷生卷死概念,但做为做题家,她深受其害,所以纵使穿来了秦末,也立志要卷死同行,儒法道墨,都是大道,大道朝天,各凭本事占主导地位。汉时史书上的女子,还是有名有姓的,上至吕雉邓绥下至昭君蔡琰,姓与名与字,还有尊号皆有,所作所为自有公论。唐之后就只剩一个李清照了,毕竟人家自己握了笔杆子。

酸儒实在欺人太甚,此时的儒家与后世又不一样,此时有教无类,大受黔首尊崇,立汉之后大儒时不时去讲学,教黔首识字,毕竟它要与黄老争,直到儒家一门独大之后,才开始变质,再由东汉形成门阀。

大汉已足够伟大,从汉初到汉末,有史上最多的明君贤臣,汉之后,无人不念汉,无人不是汉人,但魏倩想,它可以更伟大。直到它轰然倒塌时,也依旧持续影响力,而不是只剩下儒家与门阀。

她有太多野望,这些野望在眼里燃烧着,根本无法遮掩。

刘邦不是什么好人,但也绝不是恶人,他私德不行,但公德是公认的政治机器,对她来说,再也没有更好的老板了,毕竟她是个打工人,要老板的场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老板私下什么德性关她屁事。

一个官员,舍小家为大家是青天,舍大家为小家是禽兽,更别说是皇帝,他要是私德过于好,那才槽心,还是那句话,打工人的命也是命啊。所以他不知真假的踹孩子,项羽欲烹父时分一杯羹,这都不是事,他要是迟疑不决,怎么可能七年平定乱世。

往前数两千年,往后数两千年,哪次乱世不乱个几百年,相士们说的天下贵人确实没错,这可不就天下贵人。

时来天地皆同力,她要从这大汉集团,分一杯羹,让她孤身一人也能在这时代立足。

这是她完全不考虑魏府的根本原因,毕竟她爹想搞事不是一日两日,但是她父亲那德性,与杀伐决断还有很长的距离,根本不能给她兜底。

“沛公打算怎么找项将军借兵。”

刘邦带着樊哙跟她走一块,也没遮掩难处。“如今我一无所有,项将军借我兵马,等打回沛县,反秦路上,我自听他差遣。”

她点点头,似乎不需要她操心,“沛公自有谋算,且一同入楚营罢。”

项梁听闻魏女郎已来,让人带了进来,此次待遇比上回好点,毕竟她有了名声民心,让人给她在末位备了座位,她也不客气,也不嫌远,就与众人一道跪坐。

项梁军中是典型贵族作派,他能分个座,已经是不容易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项梁爽朗一笑,他对后生向来关照,“魏女郎昨日可是行了大好事,满城都在传唱魏女郎贤名,楚军军营伙房都去学了,今日将士们一尝,纷纷叫好。”

魏倩回了揖礼,“项将军多誉了,不过举手之劳。”魏倩在他面前不敢托多,夸奖入耳就好,当真就真输了。“将军,今日魏倩来,是为向将军举荐一英雄。”

项梁挑了眉头,“哦?何人可称英雄?”

“沛县沛公。”

项梁听了还真想不起来,每日来他面前自荐的实在太多,他还真记不住。然后传了刘邦进来,刘邦与樊哙两人辨识度实在太强,一个长相帅,是相士一眼就能看出贵人的模样,一个是长得壮,就是项羽见了也直呼,壮士也。

魏倩在心中直吐槽,这看脸的世界,然后就不关她事了,她听得刘邦用汉书原文的记载借到了项梁的兵马,项梁对他一眼看中,听到刘邦赢了便入他麾下仿佛赚到了一般,还请他入席。听着上面的人一来一回的商业互吹,魏倩好想提醒他,每天想投的人那么多,兴奋个什么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