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一鸣惊人三(2 / 2)
她不懂军事不要紧,人无完人,她要懂的话就自己创业了,何必买股。
魏倩在看着陈木匠敲敲打打,自己也在琢磨自己的发展,首先要有纸,她要将书籍弄出来,竹简读书习字实在太贵。大汉是会给百姓扫盲的,农闲时教百姓识字,但是也只是识,根本不会写。更别提现在,如果不是诸子百家互相拼命拉人头,传道讲学,估计黔首们也难认字。
儒家此时没有可指摘的,还没有被未来酸儒搞教条主义,还是看起来正常的,但在秦末汉初都不吃香,这时候人们并不认同儒家。秦信法墨,汉初信黄老。
她也算师承墨家,怎么也得帮墨农一把,生产力是很重要的,得让天下人知道,墨家不只会造宫殿修陵墓,吃到了好处自然就接受了,况且诸子百家热热闹闹多好,一家独大未免太单调。
此时刚离开母系氏族没多久,还没到后面那种地步,宋代之后看汉唐都是脏唐臭汉了,一弱小封闭,就没事干,只能盯着男女那点事,生怕自己戴了绿帽。
这时候只是男人占据了文字与生产,女人养蚕织布,操持内外。而且徭役兵役去的都是青壮,大家都苦,分不清哪个性别更苦。有劳动才有权利,如果让女性识了字,她们带家人脱贫,或者织衣能养活一家子,担了责任就有权利,那么自然就有了话语权。开了民智,毕竟是一半人口,怎么也落不到被全体阉割裹脚的地步。
此时的皇后,权利也是空前的大,吕雉是个能人,她的统治下,天下晏然。魏倩觉得大有可为,干劲也足了起来,人人都有英雄梦,她也有,百姓心里有杆秤,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都有数。武侯祠,关公庙里的香火,有哪个封建皇帝能比的?嘉靖自封帝君神明,尸骨都不知道被抛哪去了。青山有幸埋忠骨,这些东西,与权利无关,她也玩不懂权利。
她每次弄什么东西,方子图纸尽可以送人,免费得来的东西,世人也就没那么珍贵,还会与亲友分享,这是天性。捂紧了也没事,她终究会推广的。
魏倩想着制纸的材料,在屋里试了几次也没成功,要么太软要么上笔就晕染,没法写字,但重要的是,她弄出了卫生纸。这是什么史诗级的卫生进步,这不比现在用的干草,麻布好太多了,于是她这几天量产,做了很多。主要是太闲,没有手机的世界,她躺着就是要命。
量产完了就送人,萧何看到这东西,第一想法也是写字,然后发现毛笔上去就晕,于是认同了这纸的主要功能,便衣用的。用过后就再也回不去了,萧夫人很是喜欢,这卫生纸对女人更重要。别说魏女郎送的时候顺便送了方子,制作方法,都是容易办的。
魏倩每家都送,顺便带制作方法,毕竟纸巾大规模生产,受益的是女性。而且她只想用,不想每次用还得自己做,不缺钱,如果满大街能买,多方便。这些都是小物,但方便的小物多了,人就有物欲,物欲上来黄老之说就不那么得民心了。沛县在制造业上吃了甜头,农忙农闲都有收入,那还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