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0墨家巨子一(2 / 2)

加入书签

她活在这世界,不能让这些东西污了眼睛,秦亡后土地分配改革之法,她制定,萧何推行的话,是很快的。新生的政权,一切都是新的,这是一块空白画布,无论画什么,今后她所出的,就是祖宗之法。

但刘邦这边,郦食其可以不用管,太老了,而且很疯,就他去劝降县令,劝不降就弄死人再从城里出来,换其他人早就死了,但郦生不慌。他这么胆大,后来他与韩信抢功,韩信怎么可以会让其他人抢灭国功劳,于是郦食其玩脱,被齐王烹了,韩信打进来后,让人厚葬。这么理直气壮的弄死同僚,差点把汉营谋臣给气死。

现代上个班公司里高层都是尔虞我诈,抢资源抢项目抢功劳,别说古代的帝国,这新生的王朝,每个人都想咬下一口。而西汉很幸运,从刘邦吕雉到文景汉武,后面的昭宣盛世,代代皇帝都不错,每朝的文臣武将一起铸写了汉,给这片土地烙下了汉印。

可功劳只有这么多,刘邦手下能人却如过江之鲫,加上刘邦的水端得很平,基本个个封侯,一封就是四百余人。六国旧贵族全员沦为百姓,只有魏家与项家封侯还是贵族,其他可谓是连水花都没有就成了新兴家族的养料。魏家魏无知封侯当然是刘邦的信陵君情怀在,毕竟少时偶像,千里迢迢去追过。

她如今插手进来,自然要厚着脸皮去抢一份功,毕竟开国功业不只是荣华富贵,还有青史留名,张良功成身退,千古美名。韩信就算是造反被诛,依旧是武庙立着,兵仙盛名。百姓是无声息的,就算大灾大难,也不过是,大饥,人相食。但各时代富豪与权贵又有几人能在史书占一行字?谁记得乱世割据皇帝的名字,谁记得庸主下的臣子?

功业是公平的,大秦帝国只存活十五年,但始皇帝名字是非曲直后人自有定论。乾隆活那么久,又有什么用?

魏倩前期铺了路,没道理中期歇菜,她没有当陪玩的爱好,萧何有相宰之能,其他人玩谋略还行,办实事实在拉垮。既然要卷,就得来真正的卷,从农业工业到民生福祉,基建汉初不能碰,问就是百姓被大秦基建伤得血条已空,一听修什么,直接原地发疯,完全不听解释,除非给钱。

魏倩想了想,嗯,她可以给钱。本来她在现代那么好的医疗都没有生孩子的想法,更何况是古代,只要她花的够多,天下皆是她孩子,那时是她卷死同僚的时候。同僚为了子孙后代,她为了身前身后名,大家各取所需,各自努力。

由于天下人对于兵役徭役的恐惧,黄老的无为而治在汉就找到了生存空间,朝庭只要管百姓不被外人侵略就行,他们自己能过好自己日子。

在魏倩窝在部曲们整理出来的书房里奋笔疾书时,有一群人来投,却不是为了投沛公,而是投奔于她。

光线从窗台透进来,书房光与影色彩交汇,房间里都是橘红色的阳光,照得魏倩心情轻松了些,笔是魏自制的,写毛笔太累,如果可以,她甚至想改成钢笔。

“女郎,这份拜帖有一人托我给您。”

魏倩头也没抬,“我不是说都拒了吗?没心情与他们叙旧情。”她卷着呢。

“是这一任墨家巨子。”

“?”

魏倩在书房听得宋庄来说,墨家众人已至陈留,巨子想见她。她沉默消化了一下信息,方恍然大悟,墨家此时已经衰弱,秦重法家,为了生产工具,毕竟天天基建,所以提拔了一些墨家里的优秀手艺人,这部分人变成了秦墨。但秦墨们实在太工具人,对墨家被百家围杀的局面帮不了一点,如今大秦分崩离析,灭亡近在眼前,儒家积极入世宣传,收弟子传授知识,法家现今无人敢用,毕竟大秦前车之鉴,没有统治者想沾边。墨农逐渐沦为匠人,或游侠,再难登大雅之堂。

魏倩虽然只跟着墨家老师学了两年,严格来说还不算弟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