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燕赵旧地(1 / 2)
江水长,秋草黄,几阵秋雨后天气转凉,今岁汉地收成丰足,人人脸上带着喜色,韩信望着绵蔓河一带,汉军大帐和郎中令台刚刚到,在用极为便利的芦草,滋滋点燃战火。恰如汉军烽火熘拨赵境。
赵地继长平之战后,战争在他们心里长了根,白起坑杀四十万赵人,让他们对投降拒绝,没有人敢提这两字时,军队的孤勇也使得汉军有些绝望。八万赵人如虎狼一般奔跑出来,并车列骑,扬来尘土轰轰烈烈,天地几为倒悬,陈馀帅纛随大军一道,在欲胜之时,张耳都有些绝望,他若败,陈馀是不会放过他的,正如他也不会放过陈馀一样。
好在井陉北道,仄逼险峻,背水一战便是此时此地,胜利来的突然,当陈馀死在张耳冷霜的剑刃下时,大局已定。还有灌婴所部齐声震耳的呐喊,韩信让左右侍从一起吼喊着“赵国已亡!”
赵国已亡!
他们将韩信逼得背水一战,越是牛逼的将帅,越是会逆风起势,在顺风局是看不出来的,当陈馀以为胜券在握时,并不理会李左车的建议,让韩信背水一战成为绝唱。自此韩信之名威震天下,不知项羽此时再回想那个数次献策被他赶出去的执戟郎,又会作何感想?
张耳如愿的杀了他,他与陈馀是至交,但终究变成恨之入骨的仇人,战争血水染红了江水,分不清到底是汉人还是赵人的,漂浮的朱水,它又在向西奔流,随之而夹杂残断的戈,漂流的铜枪。
赵人已降,这一次投降并没有屠刀,魏倩带着丰足的粮食与衣裳,他们打开赵国的粮仓,分与赵地百姓,赵的旗帜落地,汉的旗帜升起,赵地百姓很沉默。当年长平之战让赵人恨透了秦人,始皇幼时在赵地为质时吃了苦头,掌握权柄后对赵地贵族百姓都极尽苛责,始皇一死,赵地是拔旗而反,这些恩怨里夹杂着百万赵人鲜血。
赵地的士兵韩信决定并入汉军时,魏倩从不张口过问军队的事,但这次她看着名册,叹了口气。
“汉营不缺这点赵兵,他们都是丁壮,赵地与先前关中一样,只剩老弱妇孺,他们如何生存呢?户户有寡母幼儿,况且赵人对战争估计都有心理疾病,放他们归乡罢。赵地已归汉,日后缺人在汉地征兵,他们也是良人,入伍比降兵更有归属感。陈馀亲信兵马入矿山吧,大将军,如今粮食丰足,倒也不必杀戮过重。”
并不是魏倩圣母,而是无畏的杀人实在不必,韩信的剑没有杀市人屠夫,而是挥剑向旧王孙,他们掌握了太多资源,如果不杀,赵地也掌握不了,魏倩对此没有意见,成王败寇,这是他们享了赵地千百年富贵应受的。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赵亡之时,也没有一个王孙是无辜的。
“魏相仁义,这些士卒便放归罢,其余将兵亲信,既然矿山缺人,便放他们一命,魏相来得正好,这庆功酒,魏相一道同乐如何?”
“将军相邀,为庆此番大胜,自然得来。”
当赵军心如死灰时,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巨鹿之战坑杀秦军二十万,这种大战如果不能用的话,灭国屠杀太过寻常。当他们剩下的十几万兵卒被拉到后帐时,曹参站在高台上,与他们大声道。
“赵国已亡,赵地已成汉地,今日你们脱了甲胄,卸了长矛,就领着粮食回家去吧,今后你们是汉人,将你们的籍贯一一来说,若是良民,对上了便可领粮食走了。对不上就继续俘虏在汉营罢,不过放心,汉王仁义,不会无故取你们性命。”
毕竟放归也只能放归良民,赵人军营也是有盗匪之徒,这些人放出去就是给自个与百姓找麻烦,不如去矿山挖铁煤劳改,过几年有钱就发工钱就好了。
士卒领着粮食,这些米面是够路上饱腹所用的,汉营将军们跟他们说,家里定有发放的粮食,今岁无灾,收成也好,今年不缴税,汉王还给予补贴,回家吧,此后便没有赵人了,都是汉人。
他们接过粮食,与乡人穿着新发的粗布麻衣,走上了归途,当他们徘徊在村口的时候,还被乡人警惕,直到父母或妻子认出他们,相拥嚎啕大哭。当他们领到田地与粮食时,他们对变成汉人是沉默的,当他们儿郎回家时,他们自发的立起了被风吹倒的汉旗,他们已经走过了苦难的尽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