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6北伐(2 / 2)

加入书签

内监宣喊过后,黄相第一个站出来寻问天子的情况。

“黄相放心,父皇虽在昏迷之中,但军医来报,不日便会醒来。”周景赫不紧不慢地说着。

这话在众臣掀起了一阵低语。

既然是“不日便会醒来。”,那就是还没有醒,人生老病死就是一瞬的事,太子之位又悬而未定,要是崇文帝有个什么不测,那这大夏的宝座又该是谁来坐?

“臣有奏!”

一声清亮的男声传来,大殿之上又恢复了安静。

“准奏!”

一个武官出班说道:“西路军现在皆困于岱州,但仍死守应湄关。现圣上又昏迷不醒,还请三殿下驰援兵马粮草于岱州。”

还未等周景赫开口,一些朝臣也跟着出列,请求驰援西路军。

“我何尝不是和大家一样担心着父皇、担心着前线的情况。”周景赫似有些为难,“但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此次北伐惨败,大军到现在还未抵京师,哪有兵力再去驰援。”说完,周景赫垂下眼眸,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众臣听言,想到战败的情形也是不由得默然叹息。

任谁也没想到,浩浩荡荡的三十万精军出战北伐竟落得个马死人逃的下场。

“殿下,就算现在出不了兵,但是也不是什么也做不了。”凌子卿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微臣恳请三殿下发令押运粮草前往岱州,待圣上醒来再议援军一事。”

周景赫上下打量了凌子卿,没有说话,只是朝殿中一位兵部官员使了个眼神。

那人会意,便道:“北融截断了粮道,现在往岱州运粮,怕是只会狼入虎口,得不偿失啊!”

“是啊,现在北融势头正猛,我们如果运的粮食再被他们劫去,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御史中丞附和着。

“难道就让西路军弹尽粮绝,死在岱州不成?”凌子卿愤愤地朝着御史中丞说道。

御史中丞倒是一副痛心的模样:“战场本就是要流血的。天子尚能亲征负伤,臣子又岂能贪生?”

大殿上的一些朝臣本想再争一争,但御史中丞这话一说,都低下了头,一众武官更是气极,但是却有口难言。

毕竟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谁还敢说半个字。

见朝堂上的大臣都安静下来了,周景赫悠悠地开了口:“我何尝不体恤前线的士兵呢?这样吧,拟个旨,让西路军退到槿州,尚有青山在,我大夏就还在。”

殿中众臣即使心中不甘,但还是无人提出异议。

凌子卿想再谏言,却被他的父亲拉住了。

应湄关在岱州城以北,地势险固,两侧的隘口又有以西陉关、东陉关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易守难攻,所以北融军也只得关外二十里处扎营。

陆九昭在屋里看着舆图,双眉紧皱,脸色也不好看。

这是西路军进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