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慧娘(2 / 2)
当年的男子便是沈长清。
“十几年前沈长清向皇帝提出改革科举制,这是个大胆的提议,朝野上下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趋利避害,危害的是某些腐烂的官员,有利的是更加利于国家有真才实学却被阻挡在门外的寒门子弟。
这一改革制度实行在朝中、民间掀起一阵巨大的浪潮。
“后来科举制度改革成功,在之后的年月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朝中也进了不少的新鲜血液,”慧娘说,“皇上和太后之间的形式愈加严峻,然后慢慢的瓦解太后的势力”
“表面风平浪静,其实内里斗了个你死我活。”
桑碧仔细的听着。
她只知道爹爹、娘亲夫妻琴瑟和鸣,两人的感情很好,小时候她会好奇一些事情,爹爹告诉她,是他的错。
几乎是没怎么听娘亲提起家中之事,加上当年自己年龄尚小。
但总也忘不了娘亲忆起从前来眼中隐隐的哀伤。
原来谢氏竟是她外祖家。
“那时有传言,黎亲王也就是太后另一子欲有谋反之意,皇帝派一大臣暗中调查此事,”慧娘重重的咳嗽一声,“此人便是沈长清”
慧娘佝偻着背脊,嗓子哑的有些失声,“这事是我无意中亲耳听到的,不会有假!”
这冷宫在皇宫之中是最偏僻和阴冷之地,之前也死了不少后宫的妃子、宫女,无人愿意来此地,毫不夸张的说眼前之人是她许久不见的人气,前两年死了个不受宠的妃子,尸体都放了好几天才被发现,外面的太监随意的找了个席子卷卷弄走了。
桑碧心下了然。
没一会儿离开了冷宫,轻易的跃过了墙头踩在干枯的草地上,返回原点。
她躺在床榻上穿着白色的中衣,青丝铺在后背,照射进来的月光打在被衾上。
【皇帝】
【太后】
【黎亲王】
??????????
父亲是皇帝身边得力的大臣,科举改革,朝廷中母子俩斗的你死我活,正是改革引进了新鲜血液,太后在朝中的势力被很大程度的垄断,皇帝培植了新势力,太后在朝中的势力被慢慢瓦解。
黎亲王有所动作,大有谋反之意,皇帝派出父亲暗中调查。
太后欲斩草除根。
父亲是皇帝的信使,黎亲王主动上交兵权,兵权被收缴,赶去封地。
被怀疑有起兵谋反之,必有前兆。
父亲到底调查了些什么??
当年皇帝遭到暗杀,父亲救了皇帝一命,看似害了身子落下病根不能效忠朝廷,其实是在这过程中探查出什么,意识到危险明哲保身。
太后.........黎亲王。
到底是谁??
太后出手杀云嫔,皇帝并不知此事。
母子两人本就形如水火,倘若知道云嫔之事,是否还会对赵氏一族偏颇?
毕竟,赵氏得势太久,皇帝早就视为眼中钉了。
只差上一根导火索!
**
很快到了庆功宴这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