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0长沙府志(2 / 2)

加入书签

雷起龙一愣,显然没料到她会答应得如此爽快。他本以为要费一番口舌,甚至动用些手段才能让她就范,没想到她竟主动应承下来。他压下心中的诧异,笑道:“卫大夫果然深明大义,本官代百姓谢过了。”

卫斓微微一笑,语气依旧平静:“不过,卫某有两个条件,望雷老爷成全。”

雷起龙眉头微挑,心中有些不悦。一介平民,竟敢与他谈条件?但他面上不显,依旧和蔼道:“哦?请讲。”

卫斓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双手递上:“其一,卫某曾向提学道投递建议信,提议官府投资兴建医学学府,发展医学事业,为百姓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可惜信被退回。雷老爷若能促成此事,实乃百姓之福。”

雷起龙接过信,扫了一眼,心中暗惊。他没想到卫斓竟早有准备,且目标如此明确。他沉吟片刻,道:“其二呢?”

卫斓继续道:“其二,卫某有三个水稻增产建议。善化县的灾情固然严重,但长远来看,提升粮食产量才是根本之道。若能推行,必能提高产量,缓解粮食短缺之困。卫某愿以性命担保,此计划可行。”

雷起龙心中复杂,他本以为卫斓不过是个医术高明的医者,没想到她竟有如此远见和胆识。他抬头看向卫斓,眼中多了几分审视:“卫大夫果然心思缜密,早有准备。”

雷起龙迅速看完信纸,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出一丝探究之意。他突然将信纸往桌上轻轻一按,身子前倾:“这三个增产计划里,最让本官好奇的是水稻选种。献云在田间摸索了五年,也不过是按穗大粒多选种留种,你怎敢断言抗病稻与丰产稻杂交必得良种?”

他手指重重敲在“杂交”二字上,“《农政全书》中可从未提及这等玄妙的法子。”

雷起龙的审视目光如利箭般投向卫斓,似乎要从她身上找到一丝破绽。卫斓却毫不退缩,迎着他的目光,

“原理有二。”她声线清冽如冰泉,“其一,子代必承父母特性。若父本抗病、母本丰产,子代中总有三成左右能兼具二者。”

雷起龙猛地坐直,他想起去年献云曾献过一株奇稻,当时只当是吉兆,未曾深究其背后的道理。

“其二,万物皆有变化。”

“狼与狗本同种,狼经过百年的驯化,凶性渐褪,最终成了温顺的狗。”

雷起龙微微一愣,有些意外于卫斓的比喻,随即皱眉问道:“这和水稻有何干系?”

卫斓从容道:“就像狗尾巴草是小米的祖先,野生水稻是水稻的祖先一样。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和培育,狗尾巴草变成了如今的小米,野生水稻也变成了如今的水稻。虽然这个过程漫长,但如果我们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法加以干预,就能加速这一过程。”

窗棂透进的阳光恰好笼住案头,雷起龙凝视着卫斓的身影,突然放声大笑:“卫大夫,你这简直是神农再世啊!”

卫斓原本打算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慢慢推进,等到红薯收获的季节,她的意见自然能够得到重视。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彻底打乱了她的心绪,也打乱了她的计划。

这几日长沙城内的惨状实在不忍回忆,她的力量太过薄弱,而时间却不等人。大明的百姓,还能等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