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送糕点(2 / 2)

加入书签

院里还传来陆萱的笑声,这是在陪雪儿玩沙袋。

陆琼学过几下针法,就把先前不要的粗布缝成沙袋,里边填充了些干稻草,还夹了几块石头增重,当做是雪儿的玩具,它平时待在家都没地方撒欢。

有了沙袋,陆萱就蹲在堂屋前,把沙袋向外抛,雪儿就会跳起来咬住,枯燥的游戏也能玩得乐此不疲。

陆琼这也忙得差不多,近一月的功夫,她已经孰能生巧,不用怎么思考,手下的动作就先做好,压山药泥、包馅料、装模具,没费多少时候就做成。

山药糕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她挑着形状最好的五块装在油纸上,包好绑上麻绳,没多耽误就要给何六娘送去。

陆琼脚刚迈出门一步子,还不忘叮嘱:“熟水还在煮着,水沸了记得灭火。”

陆萱还在给雪儿顺毛,脑袋频频点头:“知道了。”

临近傍晚,白天出坊做事的人回来,手里还拎着各种好吃的,闻着香味,好像是桂花酒!

难怪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陆琼只是闻着都成馋鬼了,见这陶瓮上贴着一个“戴”字,怕不是戴楼的酒。也不是谁都能酿酒,只有朝廷准许的“正店”才能到官家买酒曲,每家酿出的酒又各具特色,戴楼最出名的便是桂花酒,价钱也要好几百。

汴京里能酿酒的酒楼也就几家,都是传承下来的老店。等到她有本事去找官家买酒曲,那她的铺子名气必定不小,啧啧,不说名扬天下,至少在汴京里也能说的上号。

心里做着美梦,不知不觉便走到何六姑家。

因着门槛高,她要提裙摆迈上好几步台阶,推门便是扑鼻的鱼腥味。

门上挂着排排蓑衣、斗笠,院里左边晾着柳条编的罩子,还有用竹竿做成支架的罾网,都是用来捕鱼的工具。

何六姑正好在收网,见陆琼来了还有些惊奇:“这么早来了,我还想着晚上去州桥找你。”

陆琼笑着:“这不是刚做好,见时间还早就顺带送来了。”

“难怪跟你买熟水的人多,嘴比熟水还甜,”何六姑把网收到一边,提起一桶鱼过来,“还剩了些小鱼,你想要就带几条走。”

何六姑一家四口全是养鱼的,在城郊有一片鱼塘,前些天下雨还要加固鱼塘,毕竟去年水势一涨,鱼儿溜走近半。好在今年下的是小雨,没有什么损失,这几条鱼对何六姑来说就不算什么。

见推脱不过,陆琼就收下,只是想着下回不能要何六姑的钱,不然越欠越多。

到夜里,出行的百姓游过画舫,在江边闲散漫步,与友人倾谈白日里的琐事,渐渐地走到州桥上,驻足在熟水摊,饮一碗冰凉的杨梅渴水,即解渴又清暑。

“小娘子今日可是有好事?”沈卿笑着。

陆琼正打包糕点,就差盛上一份熟水,也笑:“说不上好事,就是明日起不出摊了。”

沈卿皱眉:“这是为何,不出摊怎么会是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