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冷淘面(2 / 2)

加入书签

杨姐儿见她们都满意,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下,在一旁笑着回话,也挨着陆萱坐在凳子上吃汤饼。

给的分量很足,陆琼二人吃完都忍不住揉肚子,杨姐儿本该是最累的人,倒是比她们矜持多,乖乖收好碗筷就端正坐在一旁。

陆琼喟叹:“你都能去给人家当厨娘了,到我这着实是屈才!”

这年头的厨娘哪个不是年轻貌美,厨艺极佳的,最顶好的厨娘登门做宴席还要上百两,寻常小厨娘一日也要上百文,她竟然才给人一月三百文。

她边摇头,边品一口新泡好的花茶,这日子真舒坦。

杨姐儿两手交叠放在腰前,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着实比先前有底气,却依旧谦卑,笑着道:“是小娘子谬赞,若不是小娘子给机会,我也没办法小露一手。”

陆琼也欣赏她这种不扭捏的态度,毕竟往后还要招待客人,还得学会察言观色,稍加伶牙俐齿。

加上杨姐儿手艺实在无可挑剔,她也吃得舒坦,干脆把这下厨的活儿交给她做好。这样一来,她们铺子就不只有熟水、糕点,还有汤饼,可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这般想着,陆琼也满意点头:“还有什么擅长的汤饼,都一并试试,明日开业就立即给食客们尝尝。”

杨姐儿听懂她的意思,赶忙笑着道谢,没敢多耽误就去做多几样汤饼,手下面团越揉越有力道,刀也嚓嚓落下,把面团做出花样来,??、冷淘面、梅花汤饼......

陆琼二人一样样试过去,最喜欢的是冷淘面,类似于凉面,面条煮好后过冷水,凉爽弹牙,加上调好的酱汁,酸甜爽口,重口的还能多加些花椒,味道丰富不生腻,当时夏日必备吃食。

“杨姐儿这道槐叶冷淘,面片顺滑,加上胡瓜丝、萝卜丝,味道清爽,拌上酱汁却又不会叫人觉得清淡,称得起是上等!”陆琼也渐入佳境,认真品尝,毫不隐藏对杨姐儿的夸赞。

陆萱也边吃边念叨着“香”、“好吃”、“好极了”......翻来覆去已经言语匮乏,但从神情也能看出她这是享受极了。

没有分歧,“槐叶冷淘”被二人推选为陆记的招牌菜,陆琼也给杨姐儿涨到一天四十文,比先前翻了好几倍,杨姐儿也变得更有干劲。

因着一斗面粉能做三十来碗面,加上人工、柴火、租金,一碗素面的成本大致是四五文,她们便决定给一碗面定价十文,加面不加价,另外加肉要多给五文。熟水、糕点还是按原先的价钱,五文一份。

到下午,谢家的侍女托人带话,谢家有事,不必准备她家娘子的吃食,陆琼也乐得清闲,跟着陆萱回去歇着。

与芸姐儿作契那日,她也顺道去街道司注册并缴纳税费,这样下来州桥的公凭便不会再续。

除此之外,陆琼还请人用竹木跟彩帛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彩楼欢门,刻上精美图案和花纹,虽比不得酒楼的规模,却也喜庆、热闹,令人眼前一亮。

大门两边还设有灯箱,届时点上蜡烛便能在夜里吸引客人。

本还想找人印刷“宣传单”,但木板的雕刻还需些时日,加上印刷、上墨时间便会来不及,只好作罢。

夜幕降临,通济坊街巷静谧,一抹月光洒进堂屋,陆琼执笔跪在堂前,案桌上叠有十来份纸张,写着广告词??“新店开张,赠送糕点......陆记食铺位于州桥旁,临相国寺,欢迎各位品尝!”

好在陆记食铺不是专营早点的铺子,陆琼昨晚熬了大夜,天蒙蒙亮她才起来,路过胡记包子铺还顺带买了四五个菜包、两个肉馅馒头。

从后门进的铺子,便见杨姐儿早早生火,已按陆琼的叮嘱做好杨梅渴水、绿豆水,如今正冒着热气,整个屋子都是香甜的气味。

陆琼把包子放到桌上,叫杨姐儿过来:“估计你还没来得及吃早食,就给你也买了些,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