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绣花鞋(2 / 2)
陆琼也常常庆幸这时的宋朝还未盛行缠足,小头履也很少见,寻常的草鞋、薄履、绣花鞋才更为流行。
见买得多,店里掌柜也笑呵呵地围着转,亲自给她们的衣物耐心包好。
金娘拿在手中,摸着顺滑的料子,又想起过几月天就转冷:“琼姐儿,你家可有过冬的衣物,待天冷时汴京的炭可要几十文一斤,整日烧可耐不住。”
“还没,等秋收完了再看看。”在陆琼看来一切尚早,往年在上元村也是十月才最冷,蹲在家里灶头烤火也能熬过去。
金娘听她的话急得想跺脚,苦口婆心道:“还是要尽早找人买些芦絮,不然到时芦絮的价钱都要赶上成衣了。”
她可是太清楚了,有些商人是如何坑骗百姓的钱,平日十文的货物,买的人多就会涨几倍不止,要是粮食也这么涨.....
剩下的金娘都不敢想。
虽说他们过冬的衣物大多是芦絮、丝绵填充,不算太暖,却也是件过得去的御寒之物。毕竟有的连芦絮也买不起,天冷时被冻死的、饿死的不在少数。
陆琼还没应声,守在一旁的掌柜笑得从容:“二位小娘子不妨瞧瞧棉衣,用的棉花可是来自边疆,比什么芦絮都更暖和。”
说着就掀开门边的帘子,从里屋拿出一件厚厚的棉衣,摸起来很暄软,比不上后世的手感,却是陆琼这几年间见过最好的棉衣。
掌柜也顺势把价钱说出来,竟要一贯多,这可比陆琼前边花得还多。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棉花种得少,现下还只有边疆有,若不是近来跟边疆商业往来密切,能够传入中原的棉花变多,这棉衣的价钱只会更高。
但陆琼也舍不得花一贯钱去买棉衣,更别说金娘,两人相视后便摇头离开。
因着陆琼还要去铺子里看看,金娘便先提着东西回去,一路上歇歇走走,不断还手,喘着粗气走了一路才到巷口。
在见到霜姐儿的笑时,她才恢复了些力气,又把新买的酥糖取出来,放在霜姐儿手心:“这是酥糖,等过几日娘就带你去看花灯。”
霜姐儿眼睛跟着发亮,小块的酥糖还放在手心,想迫不及待到乞巧节那日,随后才把糖吃进嘴里,还意犹未尽地舔舔掌心:“好吃!”
再跟她说些乞巧的事,金娘就提着东西进屋子。
这一背篓东西看着多,却只花了二百来文,加上陆萱的衣裳,也是四百多文,剩下的半两银子金娘准备藏起来。
她从床底下取出巴掌大小的木箱子,外头上了锁,解开便见里头放着些碎银子、小簪子、戒指,还有不少铜板。
这都是来汴京半年好容易才攒下的。可粗略看一眼,不算上首饰也才二两多。上回霜姐儿生病就花了半贯钱,也叫金娘切身体会到钱多重要......她还要再赚更多钱。
藏完钱,金娘情绪也迅速转变过来,兴冲冲地跑去洗新买的羊肉,虽然只有半斤多,但这可是真的羊,而不是被叫“小宰羊”的豆腐。
她打算炖一小锅羊肉,剩下一些放胡椒、酱、盐、面粉腌制,再下锅炒,又香又酥!一边想,一边把羊肉切成块,等郎君回来也好叫他高兴一番,毕竟家里也好长时间没吃过羊肉了,这下也能补补身子。
与金娘分别后,陆琼独自跨过州桥,就见隔壁的汤饼铺已经装修好。
远远望去,铺子比以往更亮堂,还宽敞不少,崭新的桌椅也已经搬进去,木料漆得油光水亮。不过铺子里有些冷清,只有后门的帘子被放下,隐隐窥见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