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比起无动于衷,那更(1 / 2)

加入书签

谢一菲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得知秦铮依旧在项目的事上选择帮她的时候,她都有点唾弃自己,怀疑自己真就像他说的那样是个过河拆桥的小人。

可是那天晚上他说的那些话也确实刺痛了她,她没办法当听不到。

谢一菲:“公是公私是私,试验的事确实多亏了你。”

秦铮:“公事的话那就更不用谢我了,我愿意担起这部分工作与你无关。”

谢一菲不解:“那是为什么?”

秦铮:“你也接触过不少癌症病人了,看到她们那样,你会有什么想法?”

谢一菲不由得又想起之前住院时对床阿姨的胸。算起来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可时至今日,她依旧无法平静地回忆自己所看到的那个画面。

秦铮:“我只是希望能多一些治疗手段,我的病人能多一点被治愈的希望而已,所以我做这些其实与你无关。”

他说这话时情绪很平静,像是再日常不过的闲聊,可是她却从他的神情中捕捉到一丝不易被察觉的郑重和认真。

她又想起那一晚,寂静的病区里亮着灯的那间办公室,还有惨白灯光下伏案工作的他。

原来是她自作多情了。

谢一菲觉得有点尴尬,但心情却豁然开朗。

她深吸一口气说:“我知道了,但无论如何,这个项目能走到这一步还是要感谢秦医生你。后续的试验我们会全力以赴,不辜负院方对我们的信任。”

秦铮看了她片刻,面无表情地点点头:“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

针对新药研发开展的临床试验属于前瞻性的研究,进展到二期,药物的安全性已经经过充分的验证,所以重点是考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这期间医院和药品研发方需要分工协作,医院负责按照试验方案筛选合适的患者入组,以及对入组患者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监测,包括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给予试验药物,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准确记录患者在试验期间的所有相关数据和症状变化,同时还要配合药品研发方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而药品研发方需要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同时要对参与试验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因为乳腺外科人手紧张,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全部落在谢一菲和明德这边,而且明德还需要派几个人协助谢一菲和医生护士们跟踪患者的情况。

考试周结束后,谢一菲的教学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她正好有大把的时间专注于这个项目。

六月底,她带着几个研究生和明德的几名项目组成员入驻了附院的乳腺外科。

以前住院的时

候,谢一菲就对秦铮的工作状态有所了解,这次试验的院方负责人是他,平时少不了因为患者的事跟他打交道,她这才知道自己以前对他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

有一次一个学生偷偷问谢一菲:“秦医生是不是信不过我们?不然怎么每天像防贼一样防着我们项目组的人?

谢一菲又想到那天会议结束后秦铮对她说的话。

“他可能只是想对他的病人负责吧。

学生说:“这没毛病。但工作之余对我们的态度也不用那么酷吧?你看我们来医院这么久了,和其他医生护士最起码也能混到个点头之交了,唯独他……每次他看我的时候,我都怀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江湖传闻,我们这个项目可是在他的力挺下才能这么快批下来的,这消息怎么感觉不太准?

谢一菲笑:“他可能就是那样的性格,你看他对谁热情了?

学生想了想:“好像也是。但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我就是觉得很别扭。

“管那么多干什么,做好我们分内的事就行了。

其实秦铮对大多数人都是冷漠的,但他的冷漠不是态度上的冷漠,相反他对旁人的态度都是温和有礼的,他的冷漠是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和压迫感。

但是谢一菲也看得出来,他肯定还在为那晚上的事生她的气,所以这学生的感觉其实没有错,可她也没办法解释什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也不知道秦铮是怎么和周意芝解释的,周意芝对他们两人眼下的相处模式既没表现出意外,也没表现出好奇,好像他们本来就该是这样似的。

这样也好,不用她继续配合他演戏,倒是省心了。

打发走了那学生,谢一菲收拾好情绪去访视一个刚用过药的患者。

快结束的时候,恰巧遇到了秦铮。像过往的每一次一样,如非必要他们即便在病房遇上了也不会和彼此多说一句话。

他是来找12床的,那是他的病人,一位姓刘的大姐。

刘姐今年52岁,据说几年前就发现左胸有一个硬块,但一直没当回事,最近觉得有点疼才想到来医院检查。钼靶和B超报告诊断为4C,术前病理出来后,秦铮为她制定了手术方案。可临到要做手术了,刘姐的血压忽然飙升到160,只好把手术推迟。

秦铮过来就是来沟通这件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